随着流民安置事务有序进行,赵佗和白泊带着干粮饮水等物资,引领着流民们踏上前往秦国的路途。一路上虽艰辛,但因为准备充分,并未出现太大波折。
橑杨一战的消息很快传至赵国宫廷。
赵国,邯郸城,
赵偃正于王宫之中处理政务,忽然有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冲进来,跪地禀报:“大王,大事不好!橑杨城已被秦军攻破,李牧将军……以身殉国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赵偃的心头。
赵偃闻听此言,顿感天旋地转,眼前一黑,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若不是身旁的侍从眼疾手快,急忙上前搀扶住他,恐怕他就要当场跌倒在地了。
过了好一会儿,赵偃才缓过神来,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毫无血色。
他瞪着一双失神的眼睛,口中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李牧将军怎么会死?他可是我大赵国的顶梁柱啊!”
赵偃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李牧之勇、李牧之智,一直以来都是赵国抵御强秦的坚实依靠,如今李牧战死沙场,赵国岂不是如同失去了庇护的羔羊一般脆弱不堪?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察言观色的郭开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轻声劝慰道:“大王切勿过于悲伤,眼下当务之急乃是重新部署防御,以抵挡秦军的进攻。”
然而,此刻的赵偃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话,他猛地一把推开身边的侍从,霍然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对着郭开发出一声怒吼:“重新部署防御?李牧都已经战死了,我大赵还有谁能够抵挡住秦军?!”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和绝望而变得异常嘶哑,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说完这句话后,赵偃便像一只发狂的野兽一般,在宫殿之内疯狂地来回踱步。他的脚步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仿佛失去了方向的困兽,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才能寻得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往与李牧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曾经对李牧产生的那些无端猜疑和误解。
想到此处,赵偃不禁心如刀绞,懊悔不已。他痛苦地抱住自己的脑袋,缓缓蹲下身子,身体因为内心的煎熬而不住地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