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安置流民

数日之后,姬昊坐在案前,提笔写下详细的战报。他将这场激烈的战事经过一一记录下来。

同时,对于如何妥善对待这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他也在战报中作了详尽阐述,并恳请国内能多多支援粮食,以确保大军和赈济流民所需。

秦国,咸阳章台宫

姬昊的战报很快就出现在嬴政的手中,嬴政看到战报上写的内容,心情大好。

立即召见了江川,共同商讨如何能够更好地安置这批数量众多的流民,以及怎样借助这次机会彻底收服赵国人民的心,从而实现灭赵。

江川轻轻放下手中姬昊传来的战报,缓缓开口:“大王,如今民心已动,臣以为赵国流民众多,若集中于一处,恐将来生变,臣以为可将流民打散,以百人为单位引至我秦国境内,妥善安置!”

“再选拔一些师者前往六国流民集中之所,教导六国流民的孩童,部分聪慧孩童,送入大秦学府学习我大秦文化,优秀者入我大秦为官,如此以来一两代人便可收六国之民心,化六国之人为我秦人!”

“另可派遣官员前往撩杨城,鼓励我秦人前往撩杨开垦荒地,许以未来安居乐业之所。”

嬴政听了江川的话,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赞赏:“此计甚好。然寡人亦有所虑,这大批流民引入秦国,安置之处与所需物资亦是难题。”

江川恭敬地回道:“大王,大渠已成,我大秦可选之地甚多,安置百万之民不成问题,至于物资,可令各地官府征集一部分,再从国库存粮拨调适量补充。”

嬴政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道:“准奏。不过还要叮嘱下去,务必保证流民途中安全与到达后的温饱。”江川应诺。

嬴政接着又道:“教化流民子弟之事,川,你可有合适人选担为师者?”

江川略作思考:“大王,此事理当由育部负责,现任育部尚书张苍,荀子之高徒,集法儒两家之大成,且张苍善新学,犹善数术,才学渊博,由他主持选派人员之事最为妥当。”

嬴政眼睛一亮:“嗯,张苍的确合适。传寡人旨意,就照此施行。”

江川再拜:“大王圣明,如此一来,赵国乃至其他五国之人定会对大秦感恩戴德,届时大秦揽六国子民入怀,六国之王不攻自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