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怪怪的感觉

有地的农民被迫卖掉土地成了流民,没地的佃农被赶出土地,同样成了流民。

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流民。

而这些流民为了生存下去,大部人进入了纺织厂纺纱织布,靠每月领工钱生存,而一部分的流民则是沦为三教九流。

所有人的眼里都只剩下银子,为了银子,坑蒙拐骗,男娼女盗,什么都有人干,伦理纲常,都已经开始崩坏。

第三条,因为刘基把大量的农民变成了流民,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进入了城镇,农村几近无人。

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大量的荒地没有人开垦,而已经开垦的土地则是种起了棉花,这般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将会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今年不出现,明年不出现,后年,再后年必出现。

到时候,没有了粮食,有再多银子有什么用?银子能吃吗?

而百姓们都成了流民,聚在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他们不反谁反?

“松江地区短期内看虽取得一定成绩,赚取了一些银子,但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若放任刘基欺上瞒下,鼓动商业,动摇农桑国本,必将酿成人祸,还望皇上明察!”

看罢奏折,朱元璋眼中早已腾腾燃起怒火。

他当然知道,这篇奏折当中涉及到了旧地主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的权利争斗,但他也知道,奏折里提到的问题绝非空穴来风,而这些问题刘基并没有跟他提过。

他完全信任朱辰,但并不代表他完全信任刘基,而且朱辰无可取代,但刘基不一样,如果刘基真的胆敢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他绝不心慈手软。

“来人,去把毛骧叫来!”

片刻之后,毛骧疾步前来。

“臣毛骧,见过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