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之上人声喧嚣,犹如鼎沸之水,唯见少数洋人立于一侧,指挥若定,余者皆为中国劳工。他们挥汗如雨,搬运箱箧,忙碌不歇。
有一个洋人,身着燕尾华服,戴着圆镜,手执拐杖,向旁侧一男子言道:“全赖大人倚仗,我们大英才能在羊城顺利开展商贸,愿我们日后合作顺畅无阻。”
此男子头戴官帽,身披官袍,袍上绣有飞鹤,颇似朝中大臣,听闻洋人此番话语,他抱拳笑道:“好说好说,大清与英商的贸易历来由地方知府托付我与怡和洋行交涉,如今旻宁远在京城,鞭长莫及,他不辨是非,正是我们发财的机会。”
洋人眉头微蹙,忧虑之色溢于言表:“听说你们的皇帝已遣林则徐前来禁烟,此人若在,恐怕我们的交易将受拦阻。”
满人大臣闻言,冷笑一声,说道:“这个林则徐不识时务,史密斯先生但请宽心,他早晚必死在我手里。”说后二人大笑起来。
张钊暗藏于侧,将此番对话听得真切,心道,这个满人大臣竟然与洋人勾结,贩卖中国人为奴,实乃可恶至极!
恰逢此时,有几名劳工抬着一口大箱,步履蹒跚地向船舱行去,张钊见状,便悄然尾随,欲探其究竟。
劳工走到仓库,卸箱于内,继而离去。张钊环顾四周,遂悄然潜入。
仓中遍地草垛,箱匣罗列,大小不一,约有七八。张钊奋力一推,咔嚓一声,打开了一口板箱,内藏火铳、古董及鸦片无数。
又见数口红木巨箱,箱上穿孔若干。张钊再推,箱盖豁然而开,一个女子半裸其中,她手足被缚,双目紧闭,未知生死。张钊大惊失色,骇出一身冷汗,踉跄数步,一下跌倒在地上。
稍定心神,张钊缓缓起身,细观箱中的女子,乃妙龄之姿,容颜绝美。张钊心惊胆战,拔足狂奔,欲逃出仓,不巧与一洋人照了正面。
洋人见状,连发数枪,张钊侧身一闪,子弹嗖嗖而过,砰砰数响,身后船舷已洞穿多处。继而又有数名洋人自甲板蜂拥而下,张钊从另一侧夺路而逃,后面追赶者用洋文大呼道:“站住,否则我们开枪啦!”
张钊穿梭在劳工之间,将搬运的箱子推翻,火铳、古董散落一地,将后面追赶的洋兵绊倒。又见两洋人拦路,他们举枪大喝,张钊见状,一跃而起,洋兵未及反应,他已越其后。
张钊见一旁有渔笼杂物堆积如山,便随手一挥,拨向洋兵,趁其混乱之时,逃之夭夭。他凝神聚力,将真气汇聚于玉枕穴,一跃而迈出丈余之外,他脚踏路旁的石台,又跃丈许,一口气奔出三里之外,而后面追赶的洋人早已杳无踪影。
张钊遥见远处有一人力车停驻,遂挥手招呼,说道:“师傅,可否载我去县衙?我有要事。”
车夫上下打量着张钊,见其衣衫褴褛,面露不屑,叱道:“你可有钱吗?若没钱,休要耽搁我做生意。”
张钊从布袋中取出一锭银元,这是适才于船下货仓木箱中所获,本欲作盘缠之用。
车夫见此元宝少说有五十两重,顿时周遭车夫纷纷争抢,叫道:“老爷,我载你,我载你。”
一番争执之后,一老者抢得银锭,怒斥众人:“此人求我,你们来凑什么热闹?”说罢将张钊扶上车。
途中,车夫欲与张钊攀谈,然而张钊疲惫至极,刚上车便沉沉睡去,车夫所言所行,他全然不知。
及至张钊醒来,已处病床之上,安托万神父正拿着毛巾为他擦拭。
张钊恍惚问道:“我……我怎会在这里?车夫在哪?”
安托万回道:“哪有什么车夫?你躺在大街上,衣服都被剥去,若非被我发现,恐你早已冻死了。”
张钊急问:“伯驾医生去了哪里?”
安托万叹道:“医院护士失踪数日,伯驾医生外出寻觅,至今未归。”
张钊闻言急忙起身,说道:“我知道护士所在,她必是被洋人掳走了,我即刻去找知县,将此事告知官府。”
安托万劝道:“你高烧刚退,已昏睡两日,身子虚弱,还需多加休息。”
张钊惊道:“两……两日?”
安托万点头,道:“我既受伯驾所托,就需要对病人负责,愿我主保佑你。”
说罢,他于胸前画一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