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陕北月光-15

楚如白边推着何志彬回病房,边将一颗提起的心放了下来,看到何志彬跟自己说笑了,突然感觉到一种释然,看来,善意的谎言有时候带来的结果还是挺美好的。

郑雨原本是想让舒晓虎开学时帮自己请个假,到武汉后,他看时间还早,就回了趟学校,正好遇上了王啸坤。

王啸坤看见他觉得很奇怪,这个时间学生们大多回去过年了,只有几个路途远的学生留在学校。聊起来才知道事情的原委,王啸坤当时就夸赞郑雨重兄弟情谊,是个好兵,更是学生们的好榜样,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留在学校里,也就更欣慰自己没有看错人,即使将来再有人因为地缘关系拿这事说话,自己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

郑雨提出来想请一个月的假去绥德陪何志彬,顺便也体验一下支教的生活,王啸坤当即就答应了,还直说支教这件事十分有意义,反正下半年的训练和课时都不多,如果有需要时间再放长一点都可以,弄得郑雨连连感谢。

大妹的婚期放在腊月廿八,原本郭春华的意思是想定在正月初八,想让大妹在家里过一个春节。嫁女儿不同于娶媳妇,嫁出去就等于少了一个人,这在郭家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可是亲家公也有自己的想法,觉得正月嫁娶不妥,婚姻就讲究个添丁积福,能在春节前是最好,当然,亲家公的心思也很明确,就是想给自己那个原本人口不多的家庭添口人,这样过年时,氛围也会比往年浓郁许多。郭春华为这事还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听了闫彩英劝说,同意了亲家公的时间。

南漳人嫁女儿一直都是家中顶为重要的事情,虽说嫁女儿就等于家中少了口人,但是看到女儿嫁到一户好人家里,倒也是一件宽心事。

南漳一直有“拦郎席”的风俗,女方会提前三日在家中摆上流水席,从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能邀请到的亲朋好友,无论多远的距离也一定会应约赶到,只为沾一沾主人家的喜气。女方的宴请并不因为新娘的出嫁而停下,远方的亲戚大多会一直待到喝完“回门酒”才离去,这个时候,这桩喜事才算完成。

不过,那都是老风俗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这样置办女方的婚宴,一来现在的家庭人口减少,就连家族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物价的因素,已经没有多少家庭能邀请到那么多人,也没有多少家庭能有经济实力负担连续几天的流水席,正因为这样,“拦郎席”被精简为一天,只是这流水席依旧是从早到晚被保留了下来,当然,“回门酒”作为一场婚礼的尾声,也被保留了下来。对于给女方随礼的人来说,这份份子钱花得相当值。

大妹出嫁是郭家这个春节的头等大事。虽说秦大东是大妹自己挑的,但是很符合郭家各位长辈的择婿标准,所以大妹的婚事,大家都乐于参与,这一次不单单是郭家全体出动,就连郑家也全员到位。

郑雨到家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已被准备妥当,根本不需要他再插手做事,不仅他不用,连卢佩姗也被“赋闲”一旁。舒晓虎原本是来帮忙的,却被当成了客人款待,弄得舒晓虎浑身不自在,要不是这几年军校得到了锻炼,早就因为脸皮儿薄而折返了。当他看到郑雨时,总算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直呼快闲疯了,要郑雨赶紧安排些事给他做,可郑雨自己也没事可做,只能笑呵呵地对他说,闲着就是最大的事情。

大妹看见郑雨自然是欣喜不已,她多担心大哥赶不上自己出嫁的那天,如果那样,她虽不会埋怨大哥,但多少心里会有些遗憾。现在看来,大哥这儿的遗憾是没有留下,可是何二哥却给她留下了新的遗憾。

郑雨能看出大妹的眼神里多少有些失望,他知道这是因为何志彬的缺席造成的,就悄悄地和卢佩姗一起把她拉到一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妹,我知道,你非常希望何二哥能出席你的婚礼,但是很不巧,你何二哥那边出了一些状况,他不能赶回来,这多少会是一种遗憾,但是你要相信何二哥,他不是有意要缺席……”

“哥,你别说了,我都知道了,姗姗姐已经把这件事告诉我了,我不怪何二哥,真的!哥,你先告诉我,何二哥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郑雨有些埋怨的看了看卢佩姗,卢佩姗知道自己不应该把这件事提前告诉大妹,但是她又不忍心看见大妹失落的样子,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跟大妹讲了何志彬的事情。

“对不起啊,郑雨……”

“哥,你别责怪姗姗姐,是我一直追问,她才告诉我的。”

“郑雨,你放心,这件事我只和大妹讲了,阿姨那儿我可一个字都没说。”

“哥,我也没跟妈讲。”

“行了,你们倒是配合的挺好。姗姗,我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也别多想。大妹知道了也挺好,省得你去胡思乱想,影响了结婚的心情。既然选择了秦大东,就要好好跟人家过日子。你何二哥目前的情况算是稳定,可是……你瑶瑶姐的情况并不乐观。再叮嘱你们一下,这事儿千万不要再对其他人讲了,特别是咱妈,她现在跟何妈妈两人跟亲姐妹似的,告诉了咱妈就等于告诉了何妈妈,她身体不好,受不了这种刺激,你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可不要再生出事来。”

“知道了!”

经郑雨这么一说,两人才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自然是异口同声的应承了。

郑雨看见来家里帮忙的,除了自己家的长辈外,何爸爸、何妈妈以及卢铁山都来了,就连好久不往来的田春华也上了门来凑热闹,这些长辈们聚在一起,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一群兄弟姐妹,各自的亲热劲儿,说不是亲兄妹怕也没人会信。

“大姐,明天女儿就要出嫁了,你应该是最开心的了。”卢铁山边收拾着猪脚边对郭春华讲。

猪是前天刚杀的,杀猪宰羊也算是婚嫁喜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猪还是腊月前郭春华的一位客人卖给她的,人家听说郭春华要嫁女儿,二话不说,就帮郭春华牵来了一头猪,一看就知道那是一头今年的春崽猪,郭春华知道山人养猪不易,一年到头了就靠这些春崽猪来贴补,自是不肯白收,幸好之前郭春华因为筹备婚宴的事情,在农贸市场上问过生猪的价格,就给那位客人一笔比市场价格要高一些的费用,那人如何也不肯收,但是最终还是拗不过郭春华,只好收下,没几日,那人又送来了两只鸡,不管郭春华再如何坚持,也不肯再收费用,不得已,郭春华只能偷偷的往那客人的竹篮里放了两双新鞋,这才算是平衡下来。

其实,这几年孩子们都陆续长大成人,先是大妹参加了工作,每月的工资虽说不多,也能补贴一些家用;后来郑雨又上了军校,不仅不用花钱,每月还有津贴,郑雨也会如数寄回家,虽说郭春华一再跟他说不要,但郑雨还是每月按时寄到。这些钱足以供郑晨、郑露两兄妹读书,倒是减轻了郭春华不少负担。

实际上,孩子们给郭春华的钱,她都没有乱花,做生意久了,慢慢地也学会了筹划。这些年,县里对马路市场的整治越来越严,很多人都进了新建的风神市场,还有一些人像田春花一样做起了门面生意,郭春华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也就在东门口找了间不大的门面,依旧做着鞋子和山货的生意。

孩子们的成长给郭春华也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看着一个孩子比一个孩子有出息,她不再觉得日子过得有多么艰难了,脾气也变得比以前温和多了,正因为这样,关照她的客人也就越来越多,再加上那些山货的质量都很好,慢慢地也就有了好口碑,生意自然也一日比一日好,生意好,收入就高起来,日子也就好过了。

对于郭春华来说,没有想过太多、太大的追求,唯一的追求以及最大的心愿,就是帮着孩子们建立起自己的家庭,看着他们生儿育女,幸福地过上小日子,也就算是对得起郑天顺了,也对得起“母亲”这个称谓。

大妹的婚事并让她操太多的心,她相中大东,没想到女儿就答应嫁给大东,可以说是顺了她的心意。接下来,她所想的是郑雨和卢佩姗的婚事,以郑雨的年龄,也是可以结婚了,但是这种事情做母亲的过于直接又不太好,她也拜托过闫彩英侧面探过儿子的口风,听郑雨的意思是想工作两三年再谈结婚的事情,这件事情闫彩英也劝说了她,也倒能接受,毕竟现在的孩子跟以前她们那个时候不同,孩子们都想先立业再成家,也能说得过去,再说,卢家也是很中意郑雨的,她不担心这到手的媳妇会跑掉。

“姗姗爸,我当然开心了!不过,比起嫁女儿,更让我开心的是认识了你们这帮朋友。你看,彩英妹妹把我们郑雨照顾的多好,还有你,姗姗爸爸,一个人把女儿抚养得这么好,就这么给了我们郑雨,你说我能不开心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姐,瞧你说的,姗姗和郑雨,那是孩子们的缘分,再说了,我也是着实喜欢这孩子。这孩子要是没有你的付出,他不能有今天的出息,所以啊,你不用感谢我们,真要感谢就要好好感谢自己。一个人拉扯孩子,我算是有话语权的。你看,我一个大男人,带一个姗姗都觉得力不从心,更何况你这是四个呢?所以啊,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大姐的,能和大姐结成姻亲也算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咦,姗姗爸,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不嫌弃我这个家庭,我已经很知足了……”

“瞧你们这对亲家,这是要羡慕死旁人了。唉,可惜了我家楠楠,原本是我先看上郑雨的,没想到被你们老卢家半道截糊。我说老卢,你可得跟你家闺女好好说说,让她嫁进郑家后,对郑雨、对春华要好点儿,不然,我可就让我们家楠楠嫁进来了。”

“春花,瞧你说得什么话?”

“我说得大实话啊!”

郭春华没想到口无遮拦的田春花居然还表现得很有理由,一时间竟然也找不到话来回应,在这种喜庆的时间里,她可不想因为田春花的一句话而破坏了气氛,但又担心未来的亲家公会因此而生气,令她一下子左右为难起来。

“大姐,没事儿,春花姐也就是图个嘴快活。能看出来,生意人嘛,大都这样,你就别放在心上了。”

“这卢总果然是卢总啊,眼光就是不一样,能看出姐姐我这是图嘴快活,看来春华是没有找错亲家啊!”

长时间与生意打交道,田春花早就练得灵活多变,她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欠妥,但是说出去的话又怎能再收回去,本想硬着头皮再多说几句,大不了就是一拍两散,两厢不开心,反正这些年也没少和郭春华不开心过,没想到事情还没开始向前发展,卢铁山倒是给了个梯子,她也就顺势接了过去。

“田总过奖了!我这哪儿配得上称为‘总’啊,可比不得你田总,你那‘春花百货’现在整个县城可是无人不知,跟姐姐的生意比起来,我也不过就是讨口饭吃罢了。”

“卢总可真会说话。不过,话说回来,这接下来的喜酒是不是就应该向你讨了?”

“这个……嘿!孩子们的事交给孩子们去决定,不过有一点,将来我嫁闺女,一定请田总赏脸光临。”

“可说好了,这杯喜酒我可是喝定了,怎么说我也是看着小雨长大的,对他,我可是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喜欢呢。”

“看得出!也就是郑雨,人见人爱的一个孩子,怕是谁见了,都会喜欢吧!”

“你这话,真是招人嫉妒。”

“春花姐,别尽羡慕别人家的啊!你家楠楠,我也见过几次,好像和郑晨是同学,过完春节就要高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