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恩情转嫁子孙辈

今天的场合确实不对,用手指头指了指她,横了他一眼,才一声不吭的回去继续帮忙搭建灵棚。

正常来说,遇到过年期间老人去世,应该是放到初三之后才开始办丧事。

杨家三兄弟不愿意把自家老太太放上十来天才下葬,腊月二十八早上就抬着去了墓地。

原本的计划,是甘磊二十九上门一起吃年饭。

事发突然,林云珍刚参加完丧礼,按照习俗需要缓一缓时间。

她也想为曾经给过她温暖的老人守三个月的孝。

甘磊同意了,好饭不怕晚,改成明年端午节再上门吃饭。

反正他买房子装修也需要时间,就是甘老太也没说什么。

林云珍没来得及回报杨家婆婆的恩情,想来想去,干脆直接转嫁到杨家婆婆的子孙辈上面。

杨家老五虽然是布料厂的二把手,江市也有好几个服装厂,但杨家所在的布料厂,布料品种不仅过于单一,还有些跟不上服装厂近两年的需求了。

好几个服装厂,直接选择了从外省去进更好的布料做衣服。

除非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机器,织出新的布料来改变现状,否则,厂子被淘汰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

但不是每个布料厂的一二把手,都有勇气大胆革新,更别说杨家老五上头还有个只会守城的一把手。

初七一过,林云珍就主动找杨五婶子说起她准备办新厂的事儿。

“虽然是只有三十台缝纫机的小厂子,但婶子您也知道,我厂子里出来的服装都好卖,前景还是不错的。厂里还有不少空的岗位,婶子有没有推荐的?”

杨五婶子拍了拍林云珍的手,“之前我婆婆还说,你有做大生意的头脑。现在看来,可不就是这样。你跟我提这事儿是想?”

杨五婶子有了猜想,可还是想确认。

林云珍语气诚恳,“我说句婶子不爱听的话,杨五伯的布料厂子,这两年效益一直在下滑。您家里人都耗在一个厂子里,多少有些不保险。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您应该懂的。”

杨五婶子认同的点头,“道理婶子当然都懂。放在前十年,这布料厂子不要太吃香,争着抢着要进去上班。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私下拿货的都少了。”

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这个布料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