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想的到,任阑珊心里自然也门清,这会儿也在琢磨这事的可行性。
这边的路况不好,说真的不是为了给万万收东西,她肯定不乐意来这边。
一样的鸡鸭蛋猪肉,杨家村并不占优势,刨除油费汽车磨损这些,单就蛋类的破损率,都让人不想来第二回。
任阑珊会顺便来这收东西,不让自己跑空车,但不愿意专门跑这收东西。
还是那句话,不划算。
那些损耗,任阑珊有空间能解决。
但对其他人来说,就不可避免。考虑到成本,收购价格低,村民们不乐意。可收购价高了,他们没啥赚头,自然也不乐意。
去其他村子收,这些事就能避免大半,你就说,谁耐烦费这劲。这也就是,任阑珊一来杨家村收东西,大家都热情高涨的原因。
平日里,他们得自己走路或是坐牛车去赶集卖,费事还得出路费,哪有这样省心省事。
但要修路,没钱!
村里没钱,大家也不愿意平摊费用,宁肯每年出人头填坑平路,也不愿意出钱大修大整。
杨老头为此没少发愁。
这些任阑珊认为的缺点,杨老头发愁的问题,对于老金来说就是机会,是他未来三轮的生存空间。
杨老头没打听到有用的信息,但知道了一点,那就是这姑娘身家颇丰,而且下乡收东西很频繁。
心里的念头就止不住,这要是能达成合作,村里人有了闲钱,这修路的事不就好说,要想富先修路,自古就是这个理。
路修好,再发展也不受限制,财富自然就到。但村里有啥优势?能用什么把人留下,这得好好思忖。
那边,杨寡妇到了家门口,却迟迟没回院子,正打腹稿回去和那人如何说。
院子木门突然打开,健硕的胳膊伸过来将她人拉进去,抵在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