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比丘国的君臣和百姓,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一直送出了二十多里地,还是舍不得回去。三藏只好勉强从凤辇上下来,骑上马向众人辞别后继续前行。送行的人们一直望着,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转身返回。 师徒四人走了很长时间,冬去春来,一路上欣赏着野花山树,景色格外迷人。
前方又出现了一座高山峻岭。三藏心里有些害怕,问道:“徒弟们,前面这座高山有没有路啊?大家一定要小心!”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这话可不像是走过长路的人说的,倒像是那些公子王孙,成天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自古就有句话说:‘山不碍路,路自通山。’怎么会问有没有路呢?”
三藏说:“虽说山不会阻碍道路,但我担心这险峻的山间会突然冒出怪物,那幽深茂密的地方说不定会出现妖精。”八戒满不在乎地说:“放心,放心!咱们离极乐世界已经不远了,肯定不会有什么事的!” 师徒几人正说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行者拿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喊道:“师父,这里是绕山的路,非常好走。
快来!快来!”长老这才放下心,策马前行。沙僧对八戒说:“二哥,你把担子挑一头吧。”于是八戒接过担子挑在肩上。沙僧牵着缰绳,老师父稳稳地坐在雕鞍上,跟着行者一起朝着山崖上的大路走去。
只见那座山: 云雾缭绕在山峰顶端,山涧中溪水潺潺流淌。一路上,各种花香四溢,千万棵树木郁郁葱葱,紧密相连。梅子青青,李子洁白,柳树翠绿,桃花嫣红。杜鹃啼叫,仿佛在宣告春天即将过去,紫燕呢喃,表明春社已经结束。山上怪石嶙峋,松树如同翠盖。
山路崎岖不平,奇峰突兀,玲珑有致。陡峭的悬崖绝壁高耸险峻,薜荔和萝蔓等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无数的山峦争奇斗艳,就像排列整齐的戟,众多的沟壑中溪水奔腾,浪花滚滚流向远方。 老师父慢悠悠地欣赏着山间的景色,忽然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不禁又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他勒住马缰绳,说道:“徒弟们啊! 我从朝廷领受旨意,在锦屏风下接过通关文牒。 正月十五观灯后离开东土,从此与唐王天地相隔。 好不容易像龙虎风云际会般踏上取经路,却又和你们师徒一路奔波。
走过了像巫山十二峰那样多的路途,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朝见当今的圣上呢?” 行者说:“师父,您老是把思乡之情挂在嘴边,这可一点都不像个出家人。放心往前走吧,别总是忧心忡忡的。古人说:‘想要获得荣华富贵,就必须下一番死功夫。’”
三藏说:“徒弟,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这西天的路还远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八戒说:“师父,我觉得是如来佛祖舍不得那三藏真经,知道我们要去取,说不定已经把真经搬走了;不然的话,怎么我们一直走,却老是到不了呢?”沙僧赶忙说:“别瞎说了!只管跟着大师兄走。
只要我们坚持赶路,总有一天会到达的。”
师徒四人正悠闲地说着话,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黑松密布的大林子。唐僧心里害怕起来,又喊道:“悟空,咱们才刚走过那崎岖难行的山路,怎么又碰到这么一大片幽深黑暗的松林啊?你们一定要小心在意。”行者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呀!”三藏说道:“可别这么说!常言说得好,‘不要只相信表面的正直,还得提防人心险恶。’我和你走过好几处松林了,可都不像这片林子这么深远。
你瞧瞧: 这片松林,树木东西排列得密密麻麻,南北也整整齐齐成行。东西方向的树木茂密得直插云霄,南北方向的林子一眼望去仿佛能延伸到天边。林子周围荆棘丛生,蓼草缠在树枝上,上下盘绕。藤条缠着葛藤,葛藤又缠着藤条。藤葛相互缠绕,使得东西方向的旅客难以通行;南北往来的商人也被这纠葛的藤蔓阻挡,无法顺利前行。在这片林子里,要是住上半年,估计都分不清日子;走上好几里路,也看不到天上的星星。
你再看那背阴的地方,景色千般变化;而向阳的地方,各种花卉万丛簇拥。这里还有生长千年的槐树、历经万载的桧树,耐寒的松树,山桃结出的果实,野生的芍药,耐旱的芙蓉,一丛丛紧密地堆砌在一起,纷繁杂乱得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描绘出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