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文王姬昌,从他写了《周易》这本书不难看出,可以说,他代表着神权阶级。
君权最终还是败给了神权阶级。
当神权阶级同时拥有了君权,周朝君主就想更进一步。为了稳固统治,首次提出了政祭一体化的思想。
即“君权天授,吾为天子”,周朝君主直接把大司命这个职位给废除了。
本王都是天子了,本王一人便可沟通上天,还用得着你们这群神棍装模作样?指指点点?
虽然说,君主自称“天子”,看似低人一等,但却是伟大的历史进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从周天子开始,君权已经开始压制住神权。
不过,周朝的手脚并不干净,因为天子依旧需要神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燃文小说网
尽管周天子提出礼制,他们还是留下了隐患,巫教,在中华大地依旧横行。
直至,那个男人的横空出世。
他通过最简单粗暴的行为,将巫教几乎灭绝,差点把神权赶尽杀绝。
从那一刻起,君权至上,唯我独尊的理念,开始确立。
他,就是秦始皇。
纵观秦始皇统治时期,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于“巫”的记载,好像从秦朝就绝了种。
尽管他嘴里喊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口号,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
哪怕是泰山封禅所刻铭文,字里行间皆为歌颂皇帝,而不是向上天祈祷,不是敬告上天。
在此之前,你见过有这样不把老天爷放在眼里的君主吗?
秦始皇把他的地位,无形中抬高到天之上!
什么天子?朕是皇帝!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此摆脱神权束缚,走进人文主义,什么狗屁上天,老子只信我自己!
......
回过头来看看“焚书坑儒”,看似残暴,其中有春秋笔法。
第一个版本,是司马迁的《史记》,他没有说坑杀的是儒士,而是方士。
方士是什么?在那个时期,泛指从事医、卜、星、相类职业的人。
【参考春秋战国佚名所着《素问·至真要大论》:“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
这群方士,就是巫啊,他们代表着神权阶级。
焚的什么书?巫书。
坑的什么人?方士。
而《史记》的诞生年间,在汉武帝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司马迁写书,应该是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
比如说“武乙射天”,《史记》描述他的结局“暴雷,武乙震死。”
这么离奇的死法,你信吗?
学者研究史料发现,武乙晚年在渭水流域打仗,很有可能是死在征伐西方方国部落的战斗中。
也就是说,什么被雷劈死,不过是巫师们编造出来,稳定人心,维护统治的谎言。
“你看,他不敬上天,被天雷神罚了,大家不要学他呀。”
为什么说司马迁带着个人主观呢?看他评价武乙,“帝武乙无道”。
武乙射天这个行为,在我们看来,分明是很爽的一件事情,他却嗤之以鼻。
因为,儒家是巫祝、史宗的延伸,本质上他们是神权代表,不过是被削弱过的。
于是来到第三阶段,被秦始皇灭绝的神权,又被汉武帝重新启用。
这一次,神权换了个名称,不再是巫,而是儒家。
从此,华夏封建社会,又回到了最初的阶段,用皇权来暴力镇压,以神权去抚其心灵。
“皇权的剥削虽然让你现在生活很苦,但这都是来自神的考验呀,现在越苦,死后越甜,不要有反抗的想法哦,因为你天生就是牛马。”
你看看儒家典籍中,是不是有相对应的金句?
儒家之所以被皇家推崇,因为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儒学最大的贡献,就是三纲五常带来的等级制度,洗脑老百姓必须要服从,哪怕你生活受到了压迫,不要慌,这是你应得的。
纵观古代一切农民起义,都可以看作,是人权在挑战神权。
奇怪的是,凡是造反,几乎都在大喊着“替天行道”的口号,说明神权这玩意,是真的好用。
到了魏晋时期,统治阶层不满足现状,从外面引进新的神权,佛教,这是第四阶段。
然而他们没想到,一山不容二虎,佛家强烈谴责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丧失人伦的愚民理论。
到了清朝时期,统治者在推崇儒家的前提下,又搞出一套种族血统理论,这是第五阶段。
至于第六阶段,破除封建迷信,提升公民素养,树立文明新风,这是一次历史新突破,多的不说了。
......
回到正题。
欧西德莫斯见到秦军人数竟如此恐怖,他吓坏了。
连忙派遣使者,去谈和。
“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总督,不要呀。”
欧西德莫斯叹了口气,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紧张局势,哪怕是我亲自出面都不好调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