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间疾苦

大宋侠士 炎代码 1730 字 20天前

正说着,一个年轻人匆匆跑进来:"听说了吗?朝廷要派人下来体察民情,专门收集新发改革的问题!"

饭馆里的人又议论开了。这一次,语气明显不同。

"看来朝廷还是想为百姓做事的......"

"是啊,只要能听取民意,慢慢调整,或许......"

窗外的春光依旧明媚。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新政带来的不仅有阵痛,也有希望。

而在汴梁城的朝堂上,关于如何调整新政的讨论,也正在进行。

正说着,一位老农站起来:"我倒要说句公道话。青苗法刚开始时,确实帮了我们。去年春耕,要不是官府借给我们家钱,我家那几亩地怕是种不上。"

"对啊,"另一个农户附和,"以前向地主借钱,利息比这个还高。关键是基层官府执行时......"

"我听说朝廷已经在整顿那些贪官了,"茶馆掌柜说,"前天就抓了个收受贿赂的官员。"

这时,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开口:"说起均输法,也不全是坏处。至少打击了那些囤积居奇的大商人。以前他们垄断市场,想涨价就涨价。"

"可不是,"旁边有人点头,"去年米价就稳定多了。"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动静。一个年轻人跑进来:"新告示贴出来了!朝廷调整了青苗法的还款期限,可以根据收成情况分期还了。"

茶馆里的人都围着议论。

"这就对了,"那位读书人说,"变法是大事,朝廷愿意听取民意,慢慢调整,总比一味强推要好。"

"我倒觉得王安石大人是真心为民,"一个老农说,"只是下面的官员不给力。"

"可不是嘛,"掌柜接话,"听说他自己也说过,新政要多听民间疾苦,及时调整。"

窗外,微风拂过街巷。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新政虽然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也确实解决了一些老问题。

而在汴梁城的朝堂上,王安石正在研究如何完善这些政策,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其实啊,"那位读书人总结道,"变法是好事,关键是要循序渐进,多听民意。只要朝廷愿意调整,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茶馆里的人都点头称是。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困惑的春天,他们期待着新政能够越来越完善,真正造福百姓。

而这,正是王安石变法最初的初衷。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走进茶馆。众人认出这是本地一位基层官员,顿时噤声。

"大家不必拘束,"那官员说道,"我是奉命来体察民情的。朝廷要求我们要实地了解新政在执行中的问题。"

听他这么说,茶馆里的人渐渐放松下来。

"大人,"一位老农鼓起勇气说,"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但有些基层官吏借机敛财......"

"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官员认真记录,"朝廷已经派出了御史,专门查处这类问题。"

"还有啊,"一个商人说,"均输法确实稳定了物价,但小商贩的生计也要考虑......"

官员不住点头:"这些意见我都会如实上报。王相公特意强调,新政要多听民意,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