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纵列在鼻子上,长有两只角。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牛也是长两只角,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则是独角犀牛。
犀牛角生长特征,具有“前沟后岗”的特点。
什么是“前沟后岗”?犀牛角往角尖方向去,有一条凹下去的沟,是“前沟”,朝向牛尾巴。犀牛角往鼻子方向去,有一条凸出来的岗,是“后岗”,朝向上天。因为有这条岗,令犀牛角杯形器物的边口,好象制造出犀牛角是扁形的感觉。
所有的牛角都具有的共性,就是“前实后空”,“前实”就是指向角尖去的地方是实心的;“后空”就是指向鼻子或脑门去的地方是空心的。犀牛年龄越大,空心则越长,实心则越短;
犀牛角有一条共性,所有的牛角都是有年轮的。
所有角制品的横截面的开裂,都是围绕着年轮绽开的。
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其实自然界中,只有早已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的犀牛角。
犀牛角 雕在中东地区,是贵族青年佩戴的最高级别饰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极富艺术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传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制为杯盏等器皿,用来检验食品安全,从而使犀牛角雕刻成为古代角雕的着名品种。
唐、宋、明、清各朝代,犀牛角除由外国使节,进贡作为礼品赠送帝王外,还有大量的犀牛角雕刻作品流传民间。
其中上海顺正2010年春拍的一件“明末兰亭序亚洲犀角杯”以3986万元港元成交,成为历年来亚洲犀角杯价格的最高纪录;香港百盛隆2010年春拍的一件亚洲“康熙英雄犀角杯”以716.8万元成交。
香港百盛隆春拍中,一只明晚期的尤侃款亚洲犀角雕“连科甲第”杯,拍出1250万元高价,创下内地犀角杯拍卖纪录。这件犀角杯有尤侃落款,此人是明末清初无锡的雕刻家,他的犀角制品被人视为至宝。
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有两件犀角酒器,以3986万港元的高价,打破了这项拍卖的世界纪录。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只,急剧减少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虽然非洲和东南亚的各国已经非常重视起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和施行了严密的保护措施,但每年,仍然有不少偷猎者在无情地杀害着它们,其中最严重的两种就当属白犀和黑犀了。
特别是近些年,犀牛角在黑市的价格不断上涨,价格已经超过黄金的数倍或者数十倍,使得偷猎者捕杀犀牛的欲望和速度,在热武器飞速发展的今天疯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