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博士的话,再次引起了在座的诸位供应商,一番小小的骚动。
各家知道各家事,这些供应商,其实对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力都很清楚。
从理性上说,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产品,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别说英豪海外工厂的技术他们很难达到。
就是英豪内地工厂,其实已经降低了一定的门槛,他们现在依然够着有些困难。
但这不妨碍他们对于更高水平应用的觊觎,刚刚虞博士不是说了嘛,会在内地进行供应商的考察。
陈兵趁着这个热烈场面,继续加码。“诸位合作伙伴,我们英豪是希望能够与诸位,达成长期的紧密合作的。
刚刚虞博士提到了我们在海外新的建厂计划,之前我也向大家说起了我们内地的第二家工厂,已经开始了考察选址。
下面,我来大概说一下,未来我们英豪的长期规划。
沪海这个IC工厂,只是我们英豪一系列内地建厂计划的开端。
诸位可能有些听说过,我在两年前就曾经说过,英豪会每两年兴建一座新的IC工厂。
现在我就可以向各位亲口证实一下,这个说法是真的。
我们英豪已经确定了明确的建厂计划,未来十年内,我们英豪会不断的在内地兴建工厂,扩大产能。
我希望十年之内,各位都能够实现足够的技术突破,成为我们英豪的正式供应商。”
内地现在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半导体产业,最大的两个半导体厂都是英豪的,一个在特区,一个在沪海。
至于那个当年与英豪曾经小小争抢了一下的江南厂半导体项目,时隔三年,早就被英豪超越的尾灯都看不见了。
现在的英豪,几乎就是内地所有半导体产业链,唯一的客户,英豪的长期建厂规划,其实就是这些供应商的市场所在。
陈兵这次一张口就是十年的规划,这其实就是要给这些内地供应商,明确的长期市场预期。
以内地这些供应商现有的技术水平,想要赶上国际的水平,是需要长期投入的。
而陈兵刚刚的话,就是在传达很明确的信息:未来十年,都会是英豪,给予内地这些供应商,进行技术追赶的窗口期。
半导体设备技术难度高是不错,但十年的窗口期,其实已经足够很多供应商,实现大量的技术突破了。
陈兵在去年与超品私下交流时,就曾经提出,内地的半导体产业要想发展起来,需要三十年的周期。
第一个十年是产业准备期,主要是进行各种技术、人才能力的准备。
第二个十年是产业链的搭建期,争取能够完成全产业链的搭建。
第三个十年,才是真正的产业发展期,才可能实现内地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参与到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去。
陈兵提出的这个三十年规划,其实是他前世行业调研经验的的高度总结,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规律、与内地的整个改开进程,其实都是能够匹配起来的。
现在是1985年,第一个十年的节点是到1995年,这十年正是内地工业基础的搭建时期。
其实不仅是半导体相关的技术,更上游的一些技术、工业能力,内地都是在这个时期内,搭建起基础的。
而同时,这段时期,也是内地的市场化改革也会日益的深化,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时期。
内地的改开,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1984年,一个是1992年。
1984年,内地全面启动了城市的经济改革,大量的着名企业都是在1984年创办的,因此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企业元年。”
而1992年,被媒体称为“市场经济元年”。
这一年,内地不仅取消了全部的票证制度,标志着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全面结束,而且正式承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地位。
从这一年开始,内地全面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金融、地产、流通等产业都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
后世,许多人都会总结说,内地的电子产业链,是从90年代开始搭建起来的,其实这个背后,是与内地的整体改开政策变化分不开的。
不仅是电子产业链,其实内地几乎所有的工业产业链,其实都是从90年代,才开始进行搭建或整体重整的。
半导体产业链,其实是电子产业链更上游的一个分支,也是整个工业体系的一个分支。
陈兵想要推进内地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搭建,是需要有整个工业体系,和宏观的经济政策为基础的。
后两个发展阶段,还离的太远,陈兵也用不着人前显圣,去充当什么先知。
但对于第一个十年的准备期,陈兵却能够给这些供应商一个明确的行业预期,让这些供应商能够定下心来,进行技术、人才的积累。
略停顿了一下,让在座的供应商,能够消化一下刚刚说的内容,陈兵继续开始了演讲。
“可能在座的诸位,会有一个疑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什么我们英豪作为一个外资企业,明明能够很方便的,去国际市场上采购成熟的设备和原料,却要花大力气在内地与诸多新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今天,我就开诚布公将我们英豪的想法讲清楚,这样大家在未来的合作中,才能更加的相互信任。”
这其实是内地很多供应商,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也使得内地的这些供应商,在与英豪合作时,其实态度也是有所保留的,不敢将太多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与英豪的合作上。
“诸位都知道,我们英豪是一家香江的外资企业,是私人的老板所拥有的企业,所以我这里就不和,大家讲什么家国情怀了。
毕竟听一个资本家讲什么家国情怀,多少会让诸位觉得怪怪的,也很难让诸位真正相信。
我今天与大家就只讲经济效益这一方面。”
老李是沪海冶金所的的代表,他们冶金所70年代就研发出了离子注入机。从英豪开始在沪海设厂,与冶金所就展开了合作。
但老李是出国考察过的,知道冶金所现有的设备其实已经落后很多了。他一直没有想明白,英豪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来与冶金所合作,从头搞起。
听到陈兵要把这个长久的疑问讲清楚,老李就仔细的聆听了起来。
“诸位都知道,我们这个沪海厂,如果是采用进口的成熟设备,其实至少是可以提前半年实现投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