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沪海IC厂投产

家电产品,在英豪的整体战略中,算不上真正的核心产品,但在内地长期的品牌宣传,却是英豪的核心发展策略。

此时,全球的消费电子市场其实才刚刚开始兴起,远没有到后世种类繁多的程度。

先借助家电产品,将英豪的品牌,在内地消费者当中树立起来,才是陈兵的目标。

因此,陈兵对于英豪品牌宣传的重视程度,甚至还远在家电产品的出货之上。这也是他回到特区之后,就抓紧时间发起品牌推广活动的原因。

不过,陈兵今年注定要比较忙碌,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一直在香江、特区坐镇,也不可能亲自去关注,这些推广活动的细节。

在陈兵回到特区一个多月之后,将家电的经营战略扭回正轨之后,陈兵就不得不再次离开了特区。

这次,他出差的地方是沪海,因为英豪在沪海兴建的那座IC工厂,已经建设完毕,马上就可以进行投产了。

这座IC厂,是1983年底,赵平在沪海谈定开建的,其实到现在已经历时一年半了。

一家工厂,兴建的周期居然长达一年半,这个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也创下了英豪的工厂兴建速度最慢的记录。

但这座工厂的意义格外不同,是英豪在内地,一系列IC工厂建设的开端。

陈兵之前曾在与首都那几位聊天时提到过,英豪会每两年在内地兴建一座IC工厂,这个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要实打实投资的,而沪海厂就是这一系列工厂中的首家。

借着这个工厂即将投产的机会,陈兵不仅自己来到了沪海,而且将麾下半导体业务部的诸多大将,能够召来的,都召到了沪海。

陈兵以前一直在不断在对外诉苦,说英豪缺乏人才的积累,也一直在不停的四处挖角,吸纳人才。

这次英豪的半导体骨干,第一次齐聚在了一起。陈兵一眼望过去,也不仅有些得意起来。几年时间英豪其实已经聚集起了一批真正的精兵强将。

现在英豪半导体,其实是在由两个半导体老兵在统帅,就是赵建康和虞博士。

赵建康是英豪兴建第一座特区半导体工厂时,就邀请来的领军人物,正是他率领了团队,完成了英豪在半导体产业的奠基。

可以说在英豪的半导体业务线中,赵建康才是资历最深的,是真正的元老级人物。

虞博士以前一直是在INTEL,早先虽然没有进入英豪的体系,但其实对英豪的帮助极多,甚至赵建康能够加入英豪,也是虞博士推荐的。

英豪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之后,就将虞博士彻底挖到了英豪来,成为了英豪半导体业务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赵建康与虞博士私交极好,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两人也做了比较明确的分工。

英豪的海外工厂体系,包含了从INTEL收购过来的7座工厂,以及在李家坡兴建的新工厂,都是以DRAM的生产为主,自然是由出身INTEL,熟悉DRAM业务虞博士在进行统领。

而内地的半导体厂,都是在赵建康的领导下兴建起来的,也就自然的由赵建康在进行统领。

而两人之下,英豪的精兵强将也不少,只不过这些精兵强将现在都还比较年轻,仍处于技术与经验的积累期,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暂时在外届的名声还不算响亮。

张汝京、蒋尚义去年加入了英豪之后,陈兵就把他们调配到了李家坡,协助虞博士去兴建DRAM工厂。

李家坡这座工厂,是从INTEL获得的完整技术,采用的是6英寸、1.5微米的制程工艺,这也是英豪当前能够达到的最先进工艺。

而陈兵去年挖掘的一系列技术人才,从梁孟松、林本坚到孙元成,虽然都在灯塔的研发中心,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但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李家坡工厂工作。

半导体技术,是典型的应用技术,是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作经验进行积累的,自从李家坡工厂开始安装设备,这些技术人员就大部分聚集在了李家坡的工厂里。

沪海IC厂的兴建过程,其实这批海外技术人员,参与的程度不深,甚至许多对岸籍的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与,都是赵建康在带领内地团队兴建。

但这次陈兵却将所有的海外技术团队都请来了沪海,除了要庆祝沪海厂的投产之外,其实还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要统一一下团队内部的思想,为海内外两个团队未来的融合做铺垫。

第二,是向内地的合作方,秀一下实力,刺激他们继续加大力度,与英豪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为了达成这两个目的,陈兵组织了一次座谈会。

参与座谈的人不仅有英豪海内外两个技术团队的骨干,还邀请了PBH半导体设备、启航半导体设备、以及一些与英豪IC厂业务密切的内地供应商代表。

座谈会的会场聚集了有六七十号人,陈兵自然是要亲自来主持这个座谈会,不过陈兵自己没有急于自己发言,而是先点了赵建康发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博士,今天难得有诸多的业界精英们坐在一起,不过其中不少人是从海外过来的,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内地,来到沪海。对于我们沪海的这个工厂,他们也不熟悉。

还是请赵博士,先给大家整体介绍一下,这个沪海工厂的基本情况。”

赵建康现在自己亲自兼任了沪海厂的厂长,这个介绍他早有准备。

“欢迎诸位来到英豪沪海集成电路厂,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坐工厂。

我们这座工厂,是1983年底,开始兴建的,整个建设过程历时了一年半。

我们这个工厂,未来的主要产品,包括了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为我们英豪生产FPGA产品。FPGA是我们英豪集团下属的赛思灵公司,去年新推出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第二个方向,是为PBH集团进行各种IC的代工生产,PBH是在RCA半导体部门的基础上组建出来的,IC产品的研发设计中心会一直设在灯塔,但主要的生产,会放在我们英豪下属的各个IC工厂。

第三个方向,是为了英豪沪海研发中心,推出的各种IC产品进行代工。

我们的这个工厂,现在采用的是4英寸、3微米的生产工艺,这个工艺水平现在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已经不是什么先进的制程了,而只能说是最为成熟的制程水平。

这个制程水平与那些国际大厂的最先进制程工艺,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不过成熟的制程水平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普通IC产品的生产需要。”

赵建康是从海外被挖回来的,比较的参照物也很自然的放在了国际大厂之上,就显得这个工厂的技术水平比较一般。

但如果放在内地来说,这个工厂其实已经是内地最先进的IC生产工厂,能够达到同样制程水平的,其实只有英豪在特区的工厂。

陈兵没有急于点评沪海的IC工厂情况,而是转向了虞博士。

“虞博士,你们海外技术团队,今天来参会的也不少,李家坡那个工厂,其实与沪海工厂在同时兴建的,您是不是也先帮大家介绍一下李家坡工厂的建设情况?”

“好的,我们的李家坡工厂,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兴建的,比沪海厂晚了半年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