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式在接下来的时间依旧停留在浙江东道,他意识到之所以会爆发这样规模的起义,完全是因为地下的官吏残酷、欺诈又压榨百姓,最终才官逼民反。】
【因此,王式抓了一批为害乡里、地方官府过往都不能或者没有管束的地方豪强恶霸,又抓了把捕鱼和贩盐的利益都全部垄断的乡绅徐泽、冒充县令的慈溪人陈瑊,将这些人全部绳之以法,总算是缓解了部分矛盾,让当地的百姓得以稍稍喘息。】
【所以,这一次的裘甫起义,到底还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私盐贩子四处横行,又有私盐武装遍地,对于唐朝末期的混乱是重要原因。”赵光义叹道。
他对于被自己暂且选定为了继承人的三儿子赵元侃(后改名为赵恒,即宋真宗)还是有些不满,同时总是不太愿意接受自己如今越发衰弱的身体情况。
但碍于现状,赵元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因此,在正常状态下,赵光义也在不断地教导三儿子为君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这一次也不例外。
赵光义道:“百姓对朝廷和官府的畏惧之情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人只有心怀畏惧了,才能遵守一些法度,不去做什么越界越轨的事情。”
像是那些百姓,虽然也需要朝廷教化,但是在另一方面,比起教化、礼义,还是让他们心怀畏惧更容易,也更有效一些。
有许多人,即便心里面知道礼义,懂得知识,可他们也依旧不能做到遵守法度,反而还想着各种对抗朝廷;但是那些对官府怀有畏惧之情的百姓,在这方面实际上就要好多了。
“但是私盐贩子不一样。”赵光义接着道,“这些百姓从当了私盐贩子开始,就已经触犯了朝廷的许多法规,已经走上了与朝廷对抗的道路,这个时候,他们或许还会惶惶不安,但时间一久,他们就会习惯和官府朝廷对抗,他们心里面的敬畏之情会慢慢被消磨殆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他们就再不会觉得,和朝廷对抗,犯了朝廷的忌讳,会是什么值得一提、完全不能去做的事情了。”
而有了这样的心理,日后再做什么事情,也都会变得非常轻松——什么起义,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一般人,是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