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03 邵公谏厉王弭谤·字

是以事行而不悖。

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

悖(bèi倍):违背道理。

民之有口,

老百姓有口,

犹土之有山川也,

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

财用于是乎出;

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

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

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

衣食于是乎生。

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口之宣言也,

人们以用嘴巴发表议论,

善败于是乎兴。

政事的成败得失便能表露出来。

兴:兴起、表露之意。

行善而备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去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去预防,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

阜:丰盛。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

夫(fú扶):发语词,无义。

成而行之,

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

胡可壅也?

怎么可以堵呢?

若壅其口,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

其与能几何?”

那又能堵多久呢?”

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王不听,

周厉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

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

三年,

过了三年,

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乃流王于彘。

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