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既能解烤鸭之油腻,同时也等于变相的填补了空白,为法国宾客提供了原本中餐缺少的西式沙拉,简直完美极了,一切短板都不存在了。
正因为这样,通常情况下,用餐总要为了体面留下一小口的法国人都有点失常了。
许多人一没留神,居然把盘里的这道菜吃的一点不剩,为此颇感尴尬。
不能不说这是对艾师傅手艺的最大肯定。
当然,由于此时此刻,宾客们已经几近饱食,口腹之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那么对于第四道菜,诸多来宾们的心里不免发生了一种有点矛盾的奇妙变化。
不自觉的生出了一种掺杂了期待、嫉妒、怀疑和担心的复杂心理。
坦白来说,是既希望于能够再见惊喜,吃到更好的食物。
又盼着华夏美食不要再展现奇迹,能够平庸一些。
为什么?
就因为法兰西民族有着难以舍弃,必须固守的骄傲啊。
在当今世界,西方公认以法式大餐为美食之最。
而且美食唯一权威的米其林认证,也是围绕法国人转的。
但今天,这些法国人却无法否认中餐太过惊艳,有些人自然生出了一些不那么自信的危机感。
那最好就是中餐的出色表现到此为止,否则可就不甚美妙了。
于是此时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不免情绪流露,窃窃私语……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有人不这么想。
小主,
烤鸭作为主菜都出动了,应该就是最后的王牌了。
下面的菜色平庸,这其实是相当高概率的事儿。
京城的菜式还有什么比烤鸭更出色的美食呢?
何况按照法餐的序列顺序,下面一道菜应该是乳酪才对。
共和国连好面包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弄来上好的乳酪?
华夏美食毕竟还是有短板的,光缺乏乳制品这点,就让他们的饮食结构具有天然劣势,还是难以与法国大菜食材丰富相比肩。
所以这种主张,让法国宾客的不稳定的心态又有点安定了。
但很可惜的是,“张大勺”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居然那么轻而易举的,就做到了法国人认为绝无可能的事。
实际上老爷子定下的这第四道大菜,由庞师傅亲手操刀的白煮奶猪。
不但是比烤鸭更有份量满族大菜,最正宗的宫廷风味,无论是品相还是口味,都堪称大气自然。
而且采用的配菜——“胀浆奶豆腐”,恰恰是采用了蒙古奶豆腐与中原面筋相结合的乳制品菜式。
法国人当然不会知道,我们国家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优势,早就在康熙朝,就通过这道膳单菜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先说白煮奶猪这道菜,那绝不是用白水一煮就得,制作程序相当精细和复杂。
庞师傅先得把满月大的小奶猪拾掇干净,扔在醋水里烧两滚。
起锅后再泡入冷水中,然后拿细茅蒿擦拭。
等到擦得雪白之后,再把奶猪装入布袋,放在面浆水里煮熟。
再拆袋,把奶猪肉切成片,在蒜蓉姜醋汁里泡上两个小时,方能入口。
泡好的肉片白喇喇的,近乎透明,瘦肉丝丝缕缕清晰分明。
看起来就像洁白无瑕的玉石做成的一样。
吃起来既有肉食的韧劲,又爽脆入味,是香而不腻。
与之相比起来,配菜的胀浆奶豆腐就要好做多了,口感几乎完全取决于食材的天然质地。
这道菜的具体做法用牛奶、鸡油、面粉调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