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社开张一周后,宁卫民高高兴兴地专门跑回扇儿胡同2号院一趟。
这一是因为服装批发业务生意兴隆,运作正常。
不但街道上个体户们又找回来了,继续跟居委会的诸位大妈要货。
邻居们的关系网也都没掉链子。
便宜的库存品在各个单位深获大家欢迎,好多人自己买够了又替亲戚朋友买。
甚至许多人自发做了“二批”,十几件,几十件的要。
所以短短几天,边大妈和罗广亮就又为宁卫民回款好几万元。
这小子当然得来把卖服装款子收一下。
但更为关键的是,宁卫民也想跟罗广亮好好谈谈。
因为罗广亮就是他下一步,扩充商业帝国版图的关键。
于是这天晚上,趁着等康术德下班的工夫,宁卫民和蹬车回来就在小厨房动手忙乎晚饭的罗广亮,自然而然就聊了起来。
“广亮,现在蹬三轮这活儿还好干吗?我怎么觉着火车站等着趴活儿的三轮车越来越多了?”
“那可不,现在只要能弄辆三轮车的就敢过去。什么退休工人,在单位混得不怎么地的,还有等着街道分配的待业小青年,一窝蜂的全上去了。所以现在抢活儿比过去厉害得多,尤其是夜里,乱极了。”
“啊?是吗?真的呀?”
宁卫民一愣神间,睁大了眼睛。
对于这个情况,他可是真的没想到。
他本来是纯属为了抛砖引玉,为自己下面的话做铺垫,才会这么说。
哪儿知道还误打误撞懵上了。
“那没错,我还记着仨月前我刚干这个的时候,不争不抢,就专凭旅客自己过来找。我等上一天也能摊上十来个活儿。最多的时候,连沿途碰见的都算上,一天能拉三十多个活儿,几乎就没闲着的时候。现在要这么干可不行了,不主动去招呼生意,火车站的客人就拉不着啦,都得被别人抢走了。”
然而罗广亮却不疑有他,他还以为宁卫民是真的关注火车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