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逐云自叹不如,但他深知数学并非只有速算,那不过是小技巧罢了。
他意在打下数学大厦的根基,好让比自己更聪慧之人在其上添砖加瓦,而自己则专心练功。
瑛姑聪慧过人,听了他的完整想法,觉得颇为不错,说道:“数学根基的建立,需如《九章算术》那般‘约而能周,通而不黩’。”
易逐云听了,转头问莫愁:“‘约而能周,通而不黩’是何意?”
莫愁笑道:“果然是个粗胚!”
众人哄堂大笑。
易逐云却不在意,说道:“罢了,什么意思不重要。吾今重订纲律,定要让框架无疏漏、延展有秩序。这书就叫《数学道基宪章》。”
说罢,学着书生的酸腐模样,向瑛姑行了个礼,“请嫂子务必助兄弟一臂之力!”
众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易逐云神色庄重,整了整衣冠,走到那大木板前,面向众娘子和瑛姑,朗声道:“今日之事,必将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燕儿,你帮嫂子记录,萍儿你便当史官,务必记下夫君这一番事迹。”
众人先是笑了一阵,见他一脸严肃,便也不再笑了。
只见他一边讲解,一边用炭笔在木板上涂涂画画,还不时举例。
虽说讲的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并未涉及任何数字与计算,但瑛姑和众人都听得极为认真,皆知他确实是要讲出一套完整的东西。
易逐云每讲半个时辰,便停下来与瑛姑探讨。
他许多东西有印象,却记不太清了,如此反复讨论,渐渐回忆起来,理论和条理也愈发清晰。
这第一章“不可证之公理”,便分为“道基三律”。
这律一众人都能明白,旨在定义严谨。
律二和律三,却让瑛姑大开眼界,她从未见过如此严谨、抠字眼的研究方法,不时提出各种疑问。
经易逐云一一讲解用意,又列举各种例子,众人听后无不钦佩。
瑛姑和耶律燕整理完毕,小册子便在众人手中传阅。
大家都想:“难道他练功也是这般认真严谨,不然怎解释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深厚功力,还这般厉害?”
小主,
易逐云坐到完颜萍身旁,笑道:“媳妇儿,让我瞧瞧你这史官都记了些啥?”
完颜萍脸颊一红,颇为羞赧。
易逐云仔细一看,只见上面记录着——
淳佑三年七月,朱家别院。
易公逐云整冠肃立,指炭笔而示天下曰:‘数术者,非技也,道也。今立三律为纲,诸娘当以血汗记之。’
瑛姑执算筹列于左,耶律氏持笺候于右,完颜氏秉笔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