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新龙府

“不止。”王三撇撇嘴后说,“狐论山作为保护区,就能强迫修路的时候,将人口城市往南边移动。

每靠近漠南一百公里,就需要朝廷投入更多资源帮助单于省建设沟渠。

而沟渠的建设,同样也是治理疆界的划分,毕竟沟渠是需要维护的,而维护需要组织,草原游牧很难形成有效组织,他们多数时候只能靠拳头解决。

现在,他们熟悉了朝廷的组织,就会自然选择相信朝廷。

有限秩序,总比混沌无序要好。

你小子,还得学。这么浅的道理,还得我们教你。”

“我……那个。我知道的!”王叔仞涨红了脸,自尊心作祟反驳说,“只是觉得新龙府修得这么大,结果还是没人来生活,不是浪费?”

“浪费?”王三看向站台外,城市高楼都有,烟囱正在喷吐黑烟,俨然是一座工业城市,“这里的发展,还没到时候。它现存的意义,就是粗加工本地矿业。哪怕是这么做,这里生活的人,也能赚到不少钱。而且随着暖气的普及,新龙府这样的城市,才是漠北的未来。

你小子,回去之后也要多看看书,最好是能摸清楚每个城市发展的方略与成为治所的根源,只要弄清楚了这些,你就能思考未来的发展走向。

这对于一国之主来说,很重要的。

眼前的新龙府,居住有单于境内各地贵族超过七成,他们在这里活得滋润,也就代表了他们的后代会逐渐放弃本地的草原控制权。

最多两代人,他们就是汉人,草原草场轮转入资本手中,南方再来一批淘汰下来的老工人在这里过田园牧歌的生活,这里就能彻底内化,岭北长城计划的后勤基地,就能成功得到扩张。

因此新龙府是咋多少钱都要建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中原工业基地的原材料产区之一,虽然只是维系一点产出,但一旦海外有变,产能就能直接砸进来,用来保证大顺对外的维系能力不受影响。

人走路是两条腿的,但国家走路,腿是越多越好,所以派人走一趟狐论州,勒令本地加强环保,还有严厉打击偷猎行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草原已经出现了退化,原因就是有牧民胡乱的放牧。

老一批牧民差不多到了年岁,新一批牧民生活方式也分化了,是时候加强草场养护,然后你再给你三哥拍一封电报,关于新一轮的高车、单于两省农牧业集约发展的议题,让他准备准备。

还有就是塑料大棚,那玩意儿在山东已经有成果了,可以发来新龙府与定边府试点,好加强两地生产基础条件的更新。

这些玩意儿一铺开,需要的水源质量和基建开销将会是巨大的。

趁着现在本地矿业产量还高,尽快转化为本地的基建,而不是放着不用,甚至让工人去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