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凝重,主张清查国内官员和士人的一派中,一位名叫赵启的大臣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
“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如果不能自我反省、彻查自身的问题,又如何能够坦然直面汹涌澎湃的民意?!倘若民心涣散、分崩离析,纵使我们拥有强大的兵力镇守边疆,那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另一边,力主加强边防司马尚将军毫不示弱地反驳道:“你只见韩国旧地一时安定,却不见秦国虎狼之心。现若内乱,秦军转瞬即至。”
赵王坐在王座上,听着两边大臣的争论,眉头紧皱。他深知无论选择哪一方的提议都风险重重。正在犹豫之际,一直未曾发言的李牧站了出来。
“大王,臣以为两者需兼顾。”李牧沉稳地说道,
“大王,末将以为可二者兼顾。一方面,可以对官员进行清查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边防力量。清查一事,可以交由值得信赖的人去秘密执行;边防一事,末将亲自督办。如此一来,既能整顿朝纲,又可确保边境安全无虞。””
一直在旁边听着众臣们吵架的郭开听到李牧谏言,脑门狂跳,李牧话音刚落便立马跳了出来反对:
“武安君常年在外带兵,怎知朝中复杂,清查之事怎能秘密进行?怕是未开始就已泄露风声。”
庞煖已逝,现在赵国朝堂几乎只有李牧和郭开的声音,恰恰两人又互相看不上眼,这使得赵国朝堂常常陷入争论。
李牧怒视郭开,“丞相大人莫不是心中有鬼?若按你意只加固边防,国内矛盾激化,到时秦军压境,百姓岂会齐心抗敌?”
郭开怒不可遏,他那原本就肥胖的脸庞此刻更是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活像一只被煮熟了的大虾。只见他伸出短粗的手指,直直地指向李牧,口中唾沫横飞,破口大骂道:
“李牧!你这不知好歹之人,休要在此血口喷人!本相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我大赵的繁荣昌盛,岂容你如此污蔑?”
赵王眼见着两人又要争吵不休,连忙起身摆手制止,大声喝道:“都给我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