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臣以为大王乃不世出之王者,廉颇等老臣已经是陈暮之年,不堪重用!”
“大王当启用新人,以全新气象治理我大赵。臣愿全心全意为大王效力,定能使大赵更加昌盛。”赵偃凝视着郭开,最终,赵偃缓缓开口:
“你从小跟着寡人,为寡人鞍前马后,寡人当然信任你,不日寡人就会在朝堂上任你为相,望爱卿莫负朕之厚望。”郭开赶忙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但高兴之余的郭开深知廉颇在军中威望极高,只要廉颇还在赵国一日,他就难以真正掌控大权。
于是,郭开眼珠滴溜溜一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接着小心翼翼地向赵偃试探性问道:“大王,您看这廉颇该如何处置才好呢?毕竟他也是咱们赵国的一员大将呀!”
赵偃听后,眉头微皱,略微思索片刻,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派乐乘过去接手他手中的兵权吧!”
此时此刻,廉颇正端坐在营帐之中,面色阴沉如水。他心中虽然充满了愤懑与不甘,但那颗炽热的心却始终系着赵国的军队。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忽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赵偃派遣而来的使者已经抵达营地。廉颇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待使者进入营帐之后,他面无表情地宣读起了诏令。当听到自己的兵权即将被剥夺时,廉颇手下的将士们顿时炸开了锅,一个个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纷纷叫嚷着要起兵反抗。
群情激愤之下,廉颇更是气不过,当即带着几名亲卫向乐乘冲去,乐乘躲闪不及被廉颇打倒在地,苦苦求饶。
廉颇打完了人,心中怒火得到了发泄,看到倒地不起的乐乘突然后背一凉,意识到坏了,乐乘是大王派来的人,自己不分主次把乐乘打的昏迷不醒,再加上前日在朝堂上的冲突,赵王定不会轻易饶了自己。
廉颇越想心越惊,但旁边不时还有将士起哄道:“将军!赵王不明是非,随意欺辱老臣,任用小人,我等愿随将军杀入邯郸,另立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