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丰收

张强见状,便让她帮着大家递些东西,搬一搬就行,也不能真的把孩子累成啥毛病吧。

倒是张扬那几个小伙子,壮得跟牲口似的,可以随意使唤。

尽管辛苦,但青山村的男女老少,没一个叫苦喊累的。

大家都知道,这运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给自己的。

直到久违的太阳出来,渐渐落下的时候,两卡车的东西就只剩下最后一趟就能搬运完成了。

哪怕是村里常干农活的青壮年,都累得不轻。

村支书张强落在后面,边走他给大家伙打气。

“最后一趟了,大家注意脚下啊,别摔着磕着,等到了村里,明天一早就给大家分粮!”

王淑芬跟江姜走在一块,两人还能唠唠嗑。

“世上还是好心人多啊,想当年,你读书的时候,老严家那死老头还说啥女孩子家家的,就该呆在家里生孩子,读什么书,幸亏那什么妇女组织的领导人好,帮你申请了补贴。”

正如王淑芬所说,村里不只是她,其实也还有能继续读书,但家里没钱读不下的人。

她能继续读下去,反而是因为孤儿的身份,原主父母早亡,没有成年的她其实是能到孤儿院的,但那时原主已经十四五岁了,不愿意去,所以当地基层的领导才退而求其次地帮她申请补助。

“不过老严家那死老头,是真死了。”王淑芬说着说着叹了口气。

严家老头妻子前些年去世,他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性格有些孤僻乖张,嘴上不饶人,最是重男轻女。

原本他家小女儿成绩很好,比起原主都好,可无论她怎么求情,严老头就是不准她继续读书。

“到了十六岁就去外面打工,年龄到了就嫁人。”

这是严老头的原话。

他年轻时候是个木匠,手上有两分手艺,在青山村中,算是小有存款的人,至少供两个孩子读书,缴个学杂费是够的。

他的小女儿到了十六岁之后便去外地打工,再也没有回来,他给予厚望的儿子呢,则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混混。

严老头晚景凄凉,大多是亲戚邻居帮忙照看几下。

去年他因为腿脚不便,摔在沟里,等人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儿子女儿,在奔丧的时候回来了一趟,又急匆匆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