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上大学后,我们家资助了她不少,从她口中,我得知你们县还有这样一个舍己为人,身体力行,不求名利的组织。”
“月月应该是你孩子的名字吧,你们或许是想通过不断地帮助别人,行善积德,为这个孩子祈福?”
中年男人释然一笑,他显然是跟很多人解释过名字的来历。
早年间他和妻子结婚后,育有一女,名叫月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妻子与孩子丧生,只剩下他活了下来,从那时开始,他便创立这个组织,帮助更多的人,仿佛这样,他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这次的物资,我们会挨家挨户地送到青山村,青土村,青水村的,请您放心,到时候我们会发视频和图片给您。”
江姜微微点头,若是不相信,她压根就不会选择他们。
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批。
江姜买了超过二十万块钱的米面粮油,按照三个村子的人数,每个人都能分到超过千斤的大米和面粉,还有各类调味品和油。
足够他们吃上一年半载的。
剩下的钱,江姜也有打算。
村里的各种屋子十分老旧,若是大雪来袭,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她得找个借口,把村里人的屋子都修葺一番。
于是她去省城找了个包工队,说明来意,在提出愿意在完工后立马支付全款后,将价格谈到了四十万。
四十万,十几户人家的屋顶和房梁,包工包料。
此时正是淡季,包工头也愁没生意做,再加上客户承诺汇款时间短,哪怕是偏僻的山里,他也咬咬牙答应下来。
他们一群壮汉,怕什么。
江姜只说自己留了联系人电话,让他们到了之后给自己打电话,就有人来接应他们。
看在两万块钱定金的份上,包工头也没有在意江姜的异样,管他是谁,只要给钱就是爷。
装修和粮食弄好了,她又该找个什么借口,让村里人储备些取暖的煤炭,难道又是好心人的社会救助?
谁家好心人资助煤炭啊。
不,好心人不资助煤炭,但能生产煤炭啊。
江姜在购买木炭煤炭的时候,曾了解过,现在追求环保,有一种新型木炭,是将秸杆、农林废物弃物放入及其中,先炭化,变成碳粉,再加入相应的粘合剂和助燃剂,就能生产出木炭,生产出的木炭成本大约在五毛至七毛之间,售价在一块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