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姜没有察觉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家对江姜的好感度又上升了,这么好的胰子谁家不是捂着藏着自己偷偷用,还是江婶子大气。
在有了盼头后,路上的日子便没有那么难熬。
周老爷兴致高昂,一直念叨着要如何如何给几个孩子找个好老师,依他所见,几个孩子若是专心科举,恐怕能出好几个秀才,至于来宝,甚至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他小舅子的成就。
当年他与周夫人定亲后,他小舅子还只是个秀才,俗话说富举人穷秀才,科举一途上,他也出了不少力气。
好在年过三十,小舅子运气极好,以孙山之名中了举人,虽说进士无望,可举人老爷也是能递补官位的。
当年江州水涝严重,官僚贪腐,被朝廷派来的钦差彻查,杀的是人头滚滚,许多官位空了出来。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些边角料别人看不上,这就给了他们机会,周老爷出钱,让小舅子补了江州下属一县的主簿,虽说是个九品官员,可也好歹是个官。
在小舅子的照拂之下,周老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两家走动频繁,也就是去年周老爷父亲离世,他回家奔丧,接管家里的产业,才折腾了这么久。
否则就算没有这旱灾,他们也打算将生意牵至江州,如今只不过提前罢了。
周婉儿的大哥正在江州读书,周大小姐也嫁为人妇,对于周老爷来说,到了江州,才能算得上是全家团圆。
所以周老爷才有底气说为来宝几人在江州找个好的私塾念书,若仅仅只是有钱,他可不敢夸下海口。
“你们看!前面就是江州了!”
顺着李翠翠手指的方向,众人抬头望去。
威严高耸的城墙厚重而庄严,足足几米高,城墙附近有一圈护城河,只是如今水位稍浅,但也足够让大西村的众人惊喜。
城门口,身穿盔甲的士兵手执长矛,神情严肃,对每一个进城的人都会严加检查。
只是越走越近,大家脸上的雀跃逐渐变成了失望。
只见城外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聚集点,聚集点的人们衣衫褴褛,面色蜡黄,一眼就能看出,是他们一样奔波而来的难民。
他们都不能进城,那自己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