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人附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
“所以,”张瑰丽总结,“漂亮姐妹招聘的主要对象,不就是这些长大的留守儿童吗?本来就是坏孩子,父母和学校管不了,进企业多可怕。”
“老板说得对。”刘婀举例一个顽劣少年进公司后,企业付出的代价,为张瑰丽的观点注解。
“所以,”张瑰丽说,“我提高入职门槛,取消员工餐和宿舍,把走投无路的人挡在门外。现在同行老板都赞同我的做法,要向漂亮姐妹学习!”
“就是。”刘婀又举例多少老板来电取经,为张瑰丽不包食宿注解。
南建暗笑:不包食宿并非张瑰丽的原创,二十多年前洋快餐就这么做了。近几年本土餐饮,尤其上海的酒店,试图抄作业,但都学不会。洋快餐8小时工作制,班中提供简餐,员工下班回家吃饭,不存在租房问题。上海那些学洋快餐的酒店,如今又恢复了包吃或包住。
张瑰丽接着说:“漂亮姐妹有部分管理人员反对这项改革,说什么招不来员工。最近新开了几家虎蛙烧烤店,非让我恢复包吃包住,我暂时依了他们,运营一段时间后还是要取消。”
南建想说,你包的两顿饭相隔八九个小时,全中国没这么吃饭的。
“有人反映,”张瑰丽说,“员工晚上下班没地方吃饭,可以点外卖嘛!”
南建心想,就你那每天20块钱餐补,员工能天天顿顿吃外卖?他打算饭局结束后好好跟她谈谈,改革可以,但得让员工吃上饭、吃得起饭。
“进行这样的改革,”张瑰丽说,“有的员工受不了离职了,这不是坏事。餐饮本就是流动性大的行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告诉大家,我和员工是没感情的。”
南建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瞪着眼问:“你和员工没感情?”
“是的,”张瑰丽肯定道,“员工就是干活的,来了走了,走了来了,我不需要和他们有感情……”
“你……”南建情绪激动,“员工在你心目中是最这样的?你和员工没感情?”
刘婀感觉气氛不对,赶紧打圆场:“喝酒……喝酒……”
南建冷静下来,心想这才是张瑰丽骨子里的东西,没必要再谈了,价值观不同,谈不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服务员端上一个大水果拼盘,造型别致,最诱人的是红得发紫的大樱桃。大家纷纷品尝,赞不绝口。
“这是鲁西南产的大樱桃。”服务员介绍。
“我去年春天去鲁西南,”一个人说,“见满山遍野都是樱桃花。”
“鲁西南?”张瑰丽满脸不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也能产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告诉各位,鲁西南没有好人!”
一股火气窜上南建头顶。他父母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济南调到仲州市纺织厂,他虽出生在本地,但祖籍是鲁西南的。他哆嗦着拿起高脚杯,呷了一口红酒,尽量镇静:“张老板,我问你,圣人孔子算不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