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打谷场
今天的打谷场可是热闹空前,随着小厮的铜锣声吆喝声,众村民纷纷跑至村口集合,远远看去乌泱泱一片。
刘桂花踩着凳子站上一张木桌,对着交头接耳的众村民往下压了压手,叽叽喳喳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刘桂花双手放在嘴边呈喇叭状大喊:“诸位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想来你们也知道我干啥来了,没错,我是招工的,这回男的女的都招,只要踏踏实实肯干活的,晌午管一顿饭,女的活轻点儿一天两文钱,男的稍微重点儿五文钱!”
“哗~”人群瞬间炸锅了,叽叽喳喳说啥的都有。
一天两文钱虽然不多,但在村民看来也不低了,一天两文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十文,关键中午还管一顿饭哩。
“五爷爷,你老就别往前挤了,你这把年纪了还是老实在家呆着看看孙子,种种菜园子吧,这活啊,你老人家干不了。”刘桂花对着一个颤颤巍巍挤到人群前面的老汉说道。
“啥?你说要用我?”老汉扯着嗓子回道。
“你老干不了。”旁边一个村民趴在老汉身边耳边高声喊叫。
“啥?你要给我一月三两?”老汉满脸激动的颤巍巍伸出三根手指。
得勒,这样的老人还想着来做工赚钱呢,哪个能用他啊,刘桂花对着老人的儿孙招招手,其家人急忙挤开人群上前将其搀出人群。
刘桂花往下压了压手,待人群安静下来继续高声道:“不过呢,我这回不打算找短工,最好是能长期干的,咱们签长期契书,工钱一月一发,绝不拖欠。打算干个三天两天的就先回去吧,等过些日子有活了,我再叫人来招呼大家伙儿!”
果然这话一出,有不少人唉声叹气的离开。
不是他们不想赚钱,而是家里事情太多实在脱离不开,干个三五天还行,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家里的田地鸡鸭谁来伺候,所以现场剩下的都是家里人口较多的人家。
令刘桂花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在人群中看到了胡氏母女,现在的胡氏跟以前比可是消瘦了不少,那原本就瘦小的小荷花自是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