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大妹子来了啊,来屋里坐,屋里坐。”
张婆子急忙迎了上去,将媒婆请进屋,给一旁的刘春梅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紧去倒水,家里没有茶叶,张婆子便拿出了她珍藏许久的白糖,给媒婆碗里放了一勺。
张婆子母女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得罪,何况这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张巧嘴呢。
道明来意之后,张巧嘴便问张婆子家有何要求,张婆子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说要一百两银子!
张巧嘴一口水就喷了出来,正好喷了张婆子一脸,张婆子也不恼抬手拿袖子擦擦脸,满脸希冀的看着媒婆,希望媒婆能够答应。
“老姐姐啊,你们这情况我都知道了,别说还有那档子事在,就是啥事没有,咱们这哪家闺女有一百两的聘啊~
咱是书香门第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老爷呢,还是良田千亩的地主老爷?
今天我就给老姐姐你撩句话吧,你家闺女这事宜早不宜晚呐,你想想若是拖拉晚了,那闲言碎语的若是传出去,到时候漫说是你家闺女,怕是连带着你们整个村子都不好嫁娶啊。
除非,除非你闺女去庙里出家或是寻了短见,但这依旧堵不住人的嘴啊,还是会连累整个村子的名声,老姐姐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啊。
再说了,今天也就是我来了,换成别人,哼,先在我们媒婆间给你宣扬一番,到时候你后悔都没地方啊!”张巧嘴绘声绘色的做着表演,脸上的表情更是夸张至极。
张婆子思索良久,“这,这,这,哎,大妹子,她爹还没回来,容我跟她爹商议商议如何啊?”
张巧嘴抖了抖手里的丝帕,“行啊,那你去跟他爹说道说道吧,不过这都是女人家的事儿,你个当娘的还不能做主吗?”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刘老汉的声音:“我回来了,大妹子劳你费心了。”
说话间,刘老汉放下锄头进了屋。
刘老汉在地里干活咋就回来呢?
原来是在河边挖野菜的大儿媳妇胡氏听到了风声,便急匆匆跑去地里告诉了刘老汉,对于胡氏来说,恨不得这个好吃懒做的小姑子早点嫁出去,也少洗一份衣裳。
刘老汉怕这不省心的张婆子搞出什么幺蛾子,便立马扛着锄头回了家。
刘老汉对着媒婆道:“大妹子,俺们庄户人家也没要求,聘礼就照寻常人家来吧,别太寒掺了叫人笑话就是,这个还得有劳大妹子了。
至于婚期吗,就定在秋后入冬前吧,一来那时地里活都忙完了,各家手里多少有些盈余,二来,我家孙子马上就去科考了,家里长辈婚事他做小辈的怎能不来,我怕耽误了孩子科考。
具体日子哪天,大妹子你给看看,看好了告诉俺一声,俺也好早点准备准备。”
“呦,你家公子要去参加今年科考啊,提前预祝贵公子金榜题名步步高升……”张巧嘴一顿马屁拍的张婆子脸上终于见了笑。
“哎,大妹子啊,还是你家老哥明事理啊,得亏老哥回的及时,你们家这事儿若是传出去,贵公子怕是书都念不安稳,那些读书人可是最看重名声……”张巧嘴无形中又甩了一巴掌。
张婆子如梦方醒:哎呀,怎么把这茬忘了啊,闺女亲事固然重要,可闺女总归是别人家的人,孙子才是自家的,孙子的功名才是最重要的,万万不能叫人传出闲话影响到孙子。
一念至此,张婆子也不再纠结,欢欢喜喜将媒婆送出门外,这一档子事也算暂时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