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以前来往书肆的读书人,闲暇间相互谈论的无非就是哪家青楼姑娘曲子唱的好,那个谁谁谁又写了一首绝世诗篇,哪家酒楼的酒菜美味等。
但是现在走在街上,那些读书人口中却都变了词,三句不离望江楼,尤其是那些家境穷困又自恃有几分才学的读书人,都想能够抢先对出门口的下联,更有甚者做梦都在作对。
一来,抢先对出下联者,可以借机扬名立万,彰显自己的才学,引来达官显贵的注意,说不定借此能一飞冲天。
二来,那酒楼东家可是放出豪言,答出下联者,永久吃喝免费,这一点才是那些落魄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何况据传:那东家里竟然有一名妙龄女子,能作出那些旷世诗篇的女子,岂不是天上的仙女吗?
殊不知,他们心中的仙女竟然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却毫不自知。
刘桂花又问刘春花有没有想要的东西,刘春花说没有,于是一行人便直奔经常去的那家小布庄。
布庄老两口见这大主顾又来了,自然满心欢喜,全部给了最低的价格。
想着天气即将转凉,便想给家里下人们扯些布料,但一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针线活,干脆定制一批样式统一的服装吧,也省得那些下人们干一天活下来,还要熬夜赶制衣裳了,顺带连酒楼里的伙计们,一并配发统一样式的工装。
想到此处,刘桂花便询问店铺掌柜,这活儿他们接不接,老两口感恩戴德满口应承,老婆子更是打发儿媳妇取来一匹上乘的料子,送给刘桂花姐妹算是谢礼。
刘桂花给了二十两银子作为定钱,约定好衣服的颜色样式以及上门量尺寸的日子,当然了,肯定是先给酒楼里的伙计们做了,毕竟那可是脸面,是刘桂花目前唯一的经济支柱。
母女几人随便逛了一下,各种好吃零嘴买买买,不知不觉间装了半个车厢,林氏还给如烟买了一根漂亮的银簪,如烟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收下。
一行几人这才晃晃悠悠朝着酒楼而回,殊不知,早有人等在了她们回村的必经之地。
这人除了张婆子母女还能有谁,毕竟不花钱的牛车不坐白不坐,坐了也白坐,更何况还能顺点东西回去呢。
可是,张婆子母女万万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几个时辰,眼看着太阳偏西,还是不见刘桂花一行的踪影,无奈之下,老婆子领着闺女十步一回头的朝着村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