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奈何自家婆婆给的铜板都是有数的,哪里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买吃的,刘桂花看了看林氏似乎是觉察到了林氏的情绪变化,于是就拉了一把还在吞咽口水的刘春花,跟着林氏快步往前走去。
她们先是跟着林氏去了一家肉铺门口的摊子上,林氏买了一块猪板油,由于来的比较晚,肥肉卖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没有多少油水的排骨,猪脚之类的。
这个时代肉的价格正好跟现代社会反着,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比较注重养生,瘦肉的价格比五花肉贵很多,但在这里却是反着,五花肉那些是越肥越值钱,因为这个时代做饭用的都是猪油,肥肉一般在十文钱左右,纯瘦肉八文钱,排骨五文钱,其它的三文两文的给钱就卖。
看着这肉摊子上的那些新鲜猪肉,刘桂花真想大喊一声:“老板来扇排骨!”无奈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兜比脸干净啊,再看看刘春花那眼神,恨不能冲上去生吃似的。
刘桂花扯了扯刘春花的胳膊,刘春花忙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嘿嘿笑了笑了,姐妹俩拿着猪板油,跟着林氏又去了附近的一家粮铺里面,林氏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秫秫米(高粱),其实这粮铺里是卖秫秫米面的,可是面的价格要比这米的价格高一些,一般穷人家都是买些米,回去以后自己用石磨磨成面,再掺一些别的杂粮或是野菜的蒸着吃,但大部分的是掺着菽豆也就是黄豆,直接煮饭吃了。
买完粮食的时候身上也就没钱了,林氏便带着两个孩子往刘大河开的杂货铺子走去,刘大河开的那间小杂货铺子在镇子的西门附近,而他们来时的地方则是这镇子的东门。
平日里家里用的盐,以及一应的小物件,张婆子都是从二儿子这里拿,村子里也有不少人过来买,这刘家老二刘大河也确实是会做买卖的,村子里人来买东西,价格往往都会便宜一些,要么就是送些小物件做搭头,反正也都是家里用的着的。
今天有两个闺女帮着背东西,林氏觉得比往日轻松的是太多了,由于东西都买完了,林氏也不急着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这看看那瞧瞧的,虽然没钱买,但看看又不要钱。
当路过镇上唯一的一家书肆的时候,刘桂花停了下来,那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穿着长衫或是背着书箱的一些读书人,有的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议论着,有的则在柜台前津津有味的翻看着小二递过来的话本。时不时的传出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言语声。
刘桂花见林氏和刘春花走的也有些累了,便将身后的背筐摘下来,放在了地上,叫二人在此处稍作歇息一会儿,跟林氏打了招呼自己便朝着那书肆走去。
这书肆门口的匾额上写着:青云书斋,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两旁的柱子上也提着字,分别是:书山入青云,学识达四海。
书肆里面十分的宽敞,靠墙一圈的柜台后面摆着一排排书架,上面分门别类的摆放着不同的书籍,每个柜台所卖物品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专门卖笔墨的,有的柜台是专卖纸张的,有的是卖一些杂书的……
在这里面最忙碌的一个柜台是卖话本的,也就是现代的故事书。有一些丫鬟穿着模样的女子,正在那里挑选一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刘桂花知道这肯定是那些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门不方便抛头露面,这才打发下人们来买这些话本回去看的。
刘桂花刚刚走近柜台,一个青衣小斯便道:“我看姑娘眼生的很,穿着也不像是哪家小姐的贴身丫鬟,我好言提醒下,这里的书可不是你能买的起的,可千万别上手摸啊,万一给莫脏了,你可赔不起。”
刘桂花闻言心里有些恼怒,这典型的就是狗眼看人低啊!你瞧不起谁呢,姐以前看过的书恐怕比你这店里的书都多吧。
但想想现在的处境又忍了下去,看看那些正在选书的丫鬟们身上的衣服,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穿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恐怕自己所有的衣服加起来也值不了那一身的钱吧,于是刘桂花只好点头表示知道了。
刘桂花站在柜台外看了看那书架上的话本,又看了看小二正在极力给人推荐的几个话本,不由的瞥了瞥嘴。这他喵了个喵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就这,还谁谁家的大才子,那个谁谁谁写的!还神特么的是秀才老爷写的。
也不怪刘桂花看不起这些书,你看看都有啥:刘寡妇和王老汉的秘密,魏秀才和三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许公子和白姑娘的房事秘闻,韦公子的怡红院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