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自有气度

“我猜想,他应该是去了涂水寻找其他线索,但并没有什么收获,也可能他一直都没有离开,只是藏在半空的云层之上,反正他下来之后,神情有些不太好看。

走到了我的面前,很不客气的让我带他去见我另外一个同伴。”

李大狗稍微停顿一下,好像是对自己的猜测,有些拿不准,又好像是接下来的话,有些不太好说出口。

过了两息时间,见没人提问,只好接着再道:

“当时,我在河边徘徊了一整晚,心里是憋了一股子气的,见他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又毫不客气的逼迫,要我带他去见另外一个同伴。

我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质问他道,‘薛师兄公然勒索我与另外一个未入门的弟子,难道就不怕我们,抵达阳山之后,向长老执事们告状吗?’”

孙师叔不知可否的嗯了一声。

张漪如的脸上,却有了一些气恼的神色,只是话已讲到了关键时刻,也只好耐着性子先听着。

李大狗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微红,好像那位自称姓薛的修士,就站在自己的面前,道:

“那人嗤笑一声,讥讽的说,我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侍从弟子,倘若乖乖听话还能落到一点好处,要是自以为能用阳山长辈的身份,压迫他,说不得就要把我们俩,挫骨扬灰、死无对证。”

说到这里,李大狗自嘲了一声,露出一副无奈又倔强的表情,道:

“说起来不怕两位师叔笑话,我这个人烂命一条,不喜约束,又向来是吃软不吃硬,被他这么威胁,心里自然大不情愿,说什么也不带他前往另外一个同伴的住处。

所以他几次威逼不成,恼羞成怒,当时就挥袖扇了我几个跟斗……”

张漪如脸色变得很不好看,抬起左手打断道:

“境界相差太大,有些狼狈在所难免,如果不涉及到关键问题,你可以不必细说。”

李大狗稍显愕然,这位女师叔的表现,还真是善解人意,又富有正义感。

于是默然了两息,站起身来,行了一礼,“是,谢过师叔。”

“你继续。”

张漪如颔首鼓励。

李大狗有些尴尬得点了点头,道:

“我……我被他一袖子扇飞在地,又用脚踩在河边的泥水里,忍不住梗起脖子,破口大骂,其中,说了……咳,说了很多阳山的怪话……”

大家自然听出了其中的话外之音,所谓的怪话,多半都是些不好入耳的咒骂。

是以,孙师叔带着莫名的笑容,转头看了张漪如一眼。

对方脸色一冷,用生硬的语气问道:“孙律师兄,倘若异地而处,你又该当如何?”

“咳……”

孙律被她犀利的发问,呛的脸上一僵,咳嗽一声,强笑道:

“张师妹误会了,我只是……嗯,只是觉得他的反应,在我意料之中,所以……嘿……”

张漪如哼了一声,也不知是信或不信。

李大狗怕她们再起争执,影响对自己的观感,赶紧道:

“那人听我说了这么多阳山的怪话,突然哈哈一笑,松开了踩在我后背的脚,一边鼓掌,一边笑着说……咳……说我骂的都对,又说阳山历来倚强凌弱,很…很不像话……”

言罢,微微抬头,观察了一下前面两人的神色,见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狐疑的表情,于是接着道:

“当时我气急攻心,并没有多想他这些话有什么不妥,在他松开脚的时候,我就抓起了佩刀,立马翻身砍了过去,只是,又被他一袖子扇到了河里。

冰冷的河水,激得我浑身一个哆嗦,这才反应过来,他这些话有些不妥,联想起他之前急切的逼迫,那时我便开始怀疑起了他的身份。

于是就询问他,到底是不是阳山的修士?

那人哈哈一笑,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我,爽快的承认了,自己并不是阳山的修士。”

对面的孙律和张漪如,此刻都收起了之前的表情,神情变得严肃,只是,并没有如李大狗预想中那样,开始一连串的发问。

他只好自己展现出一丝狐疑的表情,继续编造故事,道:

小主,

“我听了他这样的坦白,心里顿时觉得不妙,如果说,之前还能因为以后会是同门关系,断定他不敢出手杀人,此刻却没有了这份依仗,我与同伴的生死,只悬于他翻手之间。”

孙律表情维持不变,心中却觉得好笑,‘之前说什么烂命一条,吃软不吃硬,原来是早有依仗…呵,接下来多半要装孙子了。’

只是他也了解,旁边的张漪如,同样是从武林厮杀场上,争来的仙缘。

在心理上,天然会偏向对面这小子,所以这种自讨没趣的话,也就只能憋在心里。

果然,张漪如再度开口道:

“形势比人强,暂时的低头,并没有什么丢人,过刚易折,不是什么好事,后面有类似这种不要紧的话,大可略过不提,若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们会提问。”

“是…”

李大狗应声致谢。

有了这两次的铺垫,他接下来一些要模糊的关键因素,遭到怀疑的可能,将会大大减少。

如此,他再讲述道:

“他既然承认不是我阳山的修士,我自然不能连累安阳城内的另一个同伴,所以…所以假装大喜,恳请他看在温玥珠的份上,带我入山修行。

那人对我一顿嘲讽,言说只要还有一两个类似温玥珠的东西,带我加入他们山门,也未尝不可。”

李大狗话语再次停住,脸上露出了悲愤之声。

孙律望了一眼,他身上青色的侍从衣裳,脸上表情又恢复了此前和善的笑容,心中却道:

‘果然装孙子了,说什么不想连累同伴,什么假装大喜,只怕内心多半还有几分改换门庭的打算……

也是,一个身处草莽的武林中人,又怎能知晓我阳山的高明之处,便是一位最普通的侍从弟子,也未必就不如其他山门的正统嫡传。

也罢,看在温玥珠与那路不平的份上,且看他接下来如何周旋。

毕竟那人到底是不是我阳山弟子,尚且存疑……’

于是点了点头,温和的道:“临时机变,算不得有错,且继续讲述……”

“我拿不出来与此类似的东西,更不想连累同伴,便胡扯说,在发现温玥珠的涂水河底,还有一块石碑,上面有一些我看不懂的文字。

那人听了大喜,一个劲催促我带他去回合同伴,然后一道回去寻找那块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