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狗瞧他这认真又惋惜的样子,不禁啼笑皆非。
今早离开之时,只给了老妪百枚铜钱,那老妪虽然没有当面说些什么,脸色却难免不太好看。
转头接过卫同钱的时候,只愿收下一半,从屋里提出一个包裹,拜托卫同,帮忙送到前面申县,说是她家幺儿在那县城服役,现今天气转凉,需捎两件冬衣过去,请夫子先生务必帮忙带到。
又细说了一番相貌姓名,见卫同郑重点头,这才放心。
转身之后嘀咕了几句。
小主,
“还是夫子先生值得信任,恁个富家少年,出手也忒小气,百个铜钱连个小贩不如……”
非但套马的李大狗听得分明,便是抱着被褥的朱权,也是听得清楚。
黑着张脸,就要去把壁柜里装黄豆的陶瓮取来,被李大狗一手阻止,之后忍下不言,装着没有听见。
此时,重新驾车出发的朱权,再也忍不住道:“李大哥,你的好意别人会心领么?”
“或许会吧……”李大狗忽而一笑,“很多事情,不需要别人认可,只要自己觉得它是对的,且有意义,就足够了。”
朱权没有说话,手拉缰绳目视前方。
卫殊左手撑起小脑瓜子,抬起头看了看朱权和李大狗,不解的问,“你们说些啥呢?”
“没啥…”李大狗摸了摸他的脑袋,回道:“耳朵聋些也好,听不见别人说我坏话,我可以少生些气。”
卫殊摇头,“这样不好吧…在江湖上,要是别人出手偷袭,你该咋办?”
“对付打不过的人,才会偷袭,你都说了,我看起来不像是个高手,想必也没人会偷袭我吧……”
李大狗爽然一笑,将卫殊重新摁回车厢。
四脚朝天的卫殊,一骨碌翻身坐起,抓了抓头顶发包,觉得这位李大哥,可能脑子也不太灵光。
马车在午时过后进入府城,趁着吃饭的时间,卫殊继续抄写早上没抄完的《大学》。
朱权提议去买几条肉干作为束修,好请卫夫子在接下来的路上,教导两人读书写字。
李大狗自然同意,想起昨晚那小老头,说起衢洲青丘狐狸祖地的事,心中虽然认为,是小老头见识浅薄,才把故事当真。
还是觉得,有必要买上一套《十洲记》来看看,这世间既然真有修仙问道之人,说不定书中有所涉猎,就算没有,一则打发时间,二则也能增广见识。
是以两人回时,车上已经多了一个书箱,里面除了书籍纸张,还有笔墨砚台。
以及两封拜师礼物,分别是十条肉干,芹菜、莲子和龙眼、红枣、红豆各有三斤。
却是买肉干的时候,店主得知两人是为拜师求学,好心告知他们。
于是一并买下,才算是礼数周全。
两人奉上束修,卫夫子却怎么也不肯收,连连摆手,道:“古人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而今你们与我同行,至多月余,实在不敢收礼,何况卫某才疏学浅,得一秀才已属侥幸,怎敢当得两位师长?”
朱权有些不知所措,捧着礼物的李大狗,躬身说道:“夫子言重了,圣人还说,带来束修的弟子,没有不用心教诲的,先生何必拒绝,莫非我俩不堪造就?先生不打算教诲我们?”
“咳咳,李少侠不可妄言,圣人有教无类,怎会因有无束修,而区别对待。”卫同差点被他呛到,咳嗽一声,连忙纠正。
“既是有教无类,夫子就更没有推脱的道理,不然似我这般,对圣贤教诲一知半解,岂非让人笑话?”
“两位切莫怪罪,一则卫某才学有限,不过添作乡村塾师,实在不足以当两位师长,二来拜师收徒,从来没有不经过父母长辈同意的道理,而今出门在外,此行确实不妥,三来,你我道左相逢,虽是各有去处,也算有缘,在这月余时间,当有所请,卫某必然有问必答,绝不私藏,两位但请放心就是。至于奉礼拜师之言,实在不能。”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两人自然不好再度强求,于是各退一步,献上半份礼物,以表心意。
多番推辞不过,卫夫子这才收下。
此后两人便如卫殊一般,跟随卫夫子读书习字。
李大狗本就有些基础,上手倒也颇快,特别是写字一道,竟然也能利用系统帮忙。
只可惜读书方面,系统帮不上忙。
李大狗琢磨之后,认为读书和写字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的脑力活动,不能通过重复性的练习,得到显着增加。
而习武和写字则不一样,往往需要通过系统性的重复练习,才能有所增益。
朱权不明所以,只以为李大狗天赋惊人,内心感慨之余,越发殷勤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