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没有仙

入山修行追求的自然是得道成仙,长寿无量,只是长生之路遥遥渺渺,便是三花聚顶的得道真修,也有寿尽之时。

我等后学未进之人,又怎敢随意言说‘修真’二字,临高山仰而行之,逐其影自勉随之、若有所成不愧对师门栽培,便算没有埋没这份机缘。

‘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这些都离我们太远,此时便不多言。

我等常称自己为练气士,所谓练气,便是吸纳天地之间的五行灵气,辅以玄门功法加以炼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择其一,修至圆满境界,在其化丹之前,借用五行之属的灵物,炼化之后便能聚气生化,化元开府。

这就是修行路上最紧要的关卡,迈过此道关卡,‘五气朝元’之前,便是一片坦途,岁月悠长,大可徐徐修行,不愧师门栽培的同时,才算有了几分修仙之人的逍遥。

至于‘化元开府’到底是何风光,师弟入门之后,自可到宗门典籍之中查阅,师兄未能经历,也无法与你分说清楚。”

韩睢微微叹息,惆怅之意未加掩饰,入山修行两百载,自洗身脱凡、引气御物,乃至一气圆满,走得也还稳当,却在聚气生化的临门一脚,足足困了四十八年。

再有十二年便是甲子之数,难道要走那“灵气化丹”的断头路?

只是,没到山穷水尽时,哪个修士愿意作此选择?

路不平察觉对方语气颇为伤感,出言开解道:“车到山前必有路,韩师兄不必为此介怀,或许三五年后的今天,你已达成聚齐生化的壮举,到时候请你不要嫌我麻烦,时时向你请教。”

韩睢哈哈一笑,这两年来对英招之事上心有加,不就为了此事,就算不能入的掌门法眼,与成仙长的几个弟子打好关系,委托对方从其他长留弟子手中,换取木行灵物,也是大有可能的事。

于是笑道:“借你吉言,有朝一日,师兄达成聚气生化,算你一功,你是由我接引入山,互相照应也是应该,修炼之上,但有所问,自然不吝指点。”

小主,

有道是礼多人不怪,路不平弯腰稽礼,“小弟在此多谢师兄,却不知入我阳山,对体质骨脉可有些什么要求?”

路不平之前就有猜测,此番世界或许没有灵根限制,若非资源有限,人人皆可修行。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只要得到白玉仙令,就能进入阳山修行。’的事情。

特别是此方世界,虽也吸纳五行灵气,走得却是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路数。

道门修真向来讲究福缘悟性,根骨虽然有些要求,却从来没有灵根一说。

韩睢的回答,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想。

见他笑道:“每个人的体质骨脉各有不同,有些人对某种属性的灵气,有比较高的亲和力,然而,只要洗身脱凡,差距便不会太大。天资、悟性、毅力和心性,才是走得更快、更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