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远去,土地又恢复了沉寂。

只有蚂蚁依旧忙忙碌碌,他们在搬运着食物和同伴的尸体。

乾清宫。

朱厚熜提笔,细致地描绘着大明的舆图。

朱红色的笔触游走在浅黄色的纸页上,留下一道道仿佛血脉的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紫禁城为中心,轨迹向四周发散,贯穿九条龙脉,绵延向大地四方。

他又拿起沾着金色的毛笔,连续在大山大川点着节点。

最后,比顺畅的将这些金色节点连接起来。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彼此勾连就能组成丹炉的炉身”

他沉吟片刻,又沾了少许孔雀石粉,将三条江河描了一遍。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水系为鼎之三足。”

火红的烈焰升腾,簇拥着中央的丹炉。

“人道变革之火,天地自然为炉。”

朱厚熜眼中闪过精光,要在名山大川、河流湖泽修建宫庙殿宇,来构建炉鼎。

而城镇乡野也需要修建对应的建筑,凝聚人道变革之火。

他朝山东的方向看了一眼,那里有一大片的火光,正是拔地而起的天宝司。

修建各类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如果人力物力被大量消耗,百姓的生活又难免困顿,甚至处理不好还会激起民变。

建筑要修。

百姓要富。

其中的方寸拿捏,着实需要智慧。

朱厚熜心中思索,单凭百姓的劳动力,可能再过个一百年也很难完成他的预想。

必须,加入一些超越这个时代乃至这个世界的东西。

他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的气运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既然这气运可以被看成一种特殊的能量,那能不能被人使用?

或者说,能和其他的能量形态进行转化。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一旦有了成果必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的走向。

但是现在,只能先从别的方面着手。

例如,这个世界的武功!

高手在江湖上打打杀杀争名逐利,完全就是浪费了他们的能力。

朱厚熜用锦衣卫做过实验,一个内劲的武夫,一天能耕种的土地是普通百姓的五倍。

而先天高手,在食物和药物充足的条件下,就仿佛人形的蛮牛。

当然,武功和别的方面结合,还有其他的种种妙用。

就在他思索之际,麦福轻声走了进来,“陛下,田通政使到了。”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