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风雨兼程

他面色凝重,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长叹一声:“子瞻兄,你……唉……”孙夫子缓缓步入房间,听到他的叹息,郭凌峰放下手中的笔,微微抬头,看着多年挚友那张堆满愁云的脸。孙夫子轻轻关上门,走到书桌前,坐下,一双眼睛直视着郭凌峰,仿佛要从他的眼神中寻找到某种慰藉。

“子瞻兄,”孙夫子终于开口,声音仿佛穿透了多年积压的沉重,“你可曾想过,如今这般激起民愤,究竟值不值?”

郭凌峰缓缓点头,沉着而坚定地回应:“凡事皆有代价,无论是保守还是改革,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若因畏惧反对声而停步不前,那我们何以求变?又何以将这方大好河山带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孙夫子的眉头微微锁紧,又松开,像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做一场对抗。他沉默许久,最终叹息道:“或许你说的是对的。子瞻兄,不瞒你说,我也心有疑虑,但你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确有其独到的价值。文道并重,这才是我们应走的长路。”

郭凌峰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拍了拍孙夫子的肩膀,道:“有你这番话,足矣!”

深夜的书院里,二人对坐而谈,细数改革之困难,共商应对之法。虽然争论不断,意见相左,但相知的心意,未曾变过。

次日,富商赵四闻讯前来,他与郭凌峰有过多次合作,深知这位穿越者胸怀大志。赵四一面细致地向郭凌峰汇报商业上的新动向,一面暗示自己愿意支持他的改革理念。

“郭兄,刘大儒虽能在学术界掀起波澜,但民意尚未定论。我有心在各地设立书院,以你所提倡的工业、商业、女子教育为核心课程,逐步引导百姓接受新学问。”赵四眼中闪过一抹智慧的光芒。

郭凌峰点头称赞:“赵老哥果然目光长远,若能将新学推广开来,那我们的改革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赵四抚掌大笑:“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我会尽全力动用商业网络,为你争取更多支持。”

几天后,郡主李红也不断奔走,试图在朝堂上争取更多支持者。虽然面对巨大的压力,但她那一腔热血与不屈精神,令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郭凌峰的改革理念。

就在这风云变幻,扑朔迷离之时,学生小明悄悄完成了一项农业改良计划。他利用郭凌峰教授的格物之法,改良了农田灌溉系统,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一成就迅速传开,引来了众多村民和士绅的围观和称赞。

“郭老师,这是真的吗?”小明满怀激动地将成果带到郭凌峰面前,“我…我真的做到了!”

郭凌峰微笑着点点头,目光似不经意地转向窗外,在那延绵的山岭与田野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轻声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小明。”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