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挣扎了几下,见无法逃脱,只好放弃抵抗:“狄大人,你想怎么样?”
狄仁杰将淑妃的事情告诉了李逸,并询问他是否与淑妃的死有关。
李逸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狄大人,我承认,我和太平公主确实想拉拢淑妃,让她父亲支持我们恢复李唐江山的计划。但我们真的没有伤害她,那晚我根本就没有去过西宫。”
狄仁杰看着李逸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判断他是否在说谎。良久,他松开了李逸:“李逸,此事我会继续调查。如果你真的与淑妃之死无关,最好不要隐瞒任何线索。否则,就算你是前太子的儿子,我也不会放过你。”
离开李逸后,狄仁杰陷入了沉思。如果太平公主和李逸都没有说谎,那杀害淑妃的凶手究竟是谁呢?
狄仁杰决定重新梳理案件的线索。他回到大理寺,将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信息都写在纸上,仔细分析起来。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在淑妃的寝宫中,除了那些神秘信件和被踢翻的锦凳外,还有一个香炉。香炉里的香灰已经冷却,但狄仁杰记得,他在勘察现场时,香炉里的香还在燃烧。
“这香炉里的香,为什么会突然熄灭?”狄仁杰心中暗自思忖。
他立刻命人将香炉拿过来,仔细检查起来。终于,他在香炉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粉末。
狄仁杰将粉末交给大理寺的仵作,让他进行检验。不久后,仵作回来报告,这些粉末是一种西域的迷香,吸入后会让人陷入昏迷。
“原来如此!”狄仁杰恍然大悟,“凶手很可能是先在香炉里点燃迷香,让淑妃陷入昏迷,然后再将她吊起来,伪装成自缢的样子。”
那么,凶手又是如何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进入淑妃寝宫的呢?狄仁杰想到了淑妃寝宫的密道。
在宫中,许多宫殿都设有密道,以备不时之需。淑妃的寝宫也不例外。狄仁杰立刻来到西宫,在淑妃的寝宫中仔细寻找起来。终于,他在一面墙壁上找到了隐藏的密道入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狄仁杰顺着密道走下去,发现密道的尽头通往一个废弃的宫殿。宫殿里布满了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在宫殿的角落里,狄仁杰发现了一些脚印和一些奇怪的物品。脚印的大小和形状表明,留下脚印的人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而那些奇怪的物品,则是一些用于伪装和易容的道具。
“看来,凶手很可能是通过密道进入淑妃寝宫的。他事先伪装成宫女或太监,混进西宫,然后利用迷香迷晕淑妃,再将她杀害,最后通过密道逃走。”狄仁杰心中暗自推断。
第五章:水落石出
狄仁杰根据密道中的线索,开始调查宫中所有身材高大的男子。经过一番艰苦的排查,他终于锁定了一个嫌疑人——宫中的侍卫统领张易之。
张易之身材高大魁梧,武艺高强,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但狄仁杰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张易之的行为十分诡异,经常在深夜独自外出,而且行踪神秘。
狄仁杰决定对张易之展开调查。他派人暗中跟踪张易之,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
原来,张易之一直与朝中的一些奸臣勾结,企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自己取而代之。而淑妃的父亲手中掌握的军权,成为了他的绊脚石。于是,他设计杀害了淑妃,企图以此来威胁淑妃的父亲,让他交出军权。
狄仁杰掌握了张易之的罪证后,立刻进宫向武则天禀报。武则天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下令将张易之逮捕。
在大理寺的公堂上,张易之面对铁证如山,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交代,自己先是通过密道进入淑妃的寝宫,点燃迷香迷晕淑妃,然后将她吊起来,伪装成自缢的样子。之后,他又故意留下那些神秘信件,企图嫁祸给太平公主和李逸。
“陛下,臣已查明真相。”狄仁杰向武则天禀报道,“杀害淑妃娘娘的凶手正是张易之。他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实在是罪大恶极。”
武则天脸色阴沉,点了点头:“狄卿,你做得很好。张易之犯下如此罪行,不可饶恕,即刻将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随着张易之被斩首,西宫升天案终于真相大白。太平公主和李逸也被证明与淑妃之死无关,但他们企图推翻武则天统治的计划也被揭露。武则天念在太平公主是自己的女儿,只是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和警告;而李逸则被流放到了边疆。
一切尘埃落定后,狄仁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坐在庭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这起案件虽然已经破获,但他深知,宫廷中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