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工训之困,破局曙光

南诗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招募识字的教习来培训纺织工人,成本高的惊人。

按照柏宇轩最初的设想,培训成本应该控制在总收益的一成之内,可如今看来,几乎要占到三成。

即使新式纺织机效率再高,利润空间也被大幅压缩。

柏宇轩联系了几家私塾的先生,得到的报价都让他咋舌。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柏宇轩将报价单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

更让他头疼的是工人们的学习进度。

这些工人大多世代以纺织为生,却从未接触过如此复杂的机械结构。

尽管教习们已经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但对他们来说,依旧如同天书一般。

王纺织工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对着新式纺织机上的零件,愁眉苦脸地挠着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根轴是干啥的?这块板子又往哪儿插?”

几天的培训下来,工人们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

看着他们茫然的眼神,柏宇轩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柏宇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转头对南诗雅说道:“看来,得用些非常手段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图纸,上面画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和符号……

柏宇轩拿出的图纸,正是他根据现代机械原理,简化设计的图解式教材。

每个零件都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标注,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即使不识字的工人也能轻松理解。

与此同时,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柏宇轩的计划。

孙原材料商,一个身材矮胖,满脸精明的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柏宇轩的工坊。

“柏大人,听说您最近搞了不少新玩意儿啊!”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

孙原材料商一直是县城纺织业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柏宇轩的改革触动了他的利益,他担心新式纺织机普及后,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会减少,自己的生意也会一落千丈。

“孙老板说笑了,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不值一提。”柏宇轩不动声色地回应道,心中却暗暗警惕。

“柏大人,小的在县城里也做了几十年生意了,有些话得跟您说道说道。”孙原材料商凑近柏宇轩,压低声音说道,“这新玩意儿,可不是那么好搞的。您要是执意如此,小的也只好另谋出路了。”

说完,孙原材料商便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