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诗雅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我相信你。”
柏宇轩看着南诗雅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锁定在那些阳奉阴违的地区。
“既然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拿起毛笔,在地图上圈出几个重点区域,语气冰冷地说道:“备马,我要亲自去一趟!”
南诗雅看着柏宇轩决绝的背影,心中既担忧又敬佩。
她知道,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等等,”南诗雅突然开口,“我也要和你一起去。”
柏宇轩和南诗雅一路轻车简从,直奔那些阳奉阴违的地区。
第一站,便是富庶的临川府。
临川府的知府吴大人,仗着当地经济发达,对朝廷的调配令敷衍了事,只象征性地拨付了一些陈旧的教材和破损的教学用具。
柏宇轩抵达临川府后,并未立即发难,而是微服私访,暗中调查当地教育资源的真实情况。
他走访了当地的学府和私塾,亲眼目睹了富家子弟用着上好的笔墨纸砚,接受名师的悉心教导,而贫困学子却只能挤在简陋的教室里,用着残破的教材苦苦学习。
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柏宇轩以雷霆之势,召集了临川府的大小官员,当众揭露了吴大人的虚伪行径。
吴大人起初还想狡辩,但在铁证面前,只得哑口无言,脸色煞白。
柏宇轩当众宣布,将吴大人革职查办,并责令临川府限期补齐应拨付的教育资源。
消息一出,临川府官场震动,其他阳奉阴违的地区也纷纷收敛,不敢再怠慢朝廷的调配令。
在柏宇轩的铁腕手段下,各地教育资源陆续到位,贫困地区的学子们终于用上了崭新的教材,接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
教育资源均衡了,新的挑战又摆在了柏宇轩面前。
他深知,仅仅是将资源分配到位还远远不够,如何保证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各地教育报告,眉头紧锁。
南诗雅递给他一杯热茶,轻声说道:“不要太累了,慢慢来。” 柏宇轩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目光落在地图上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只有一所破败的私塾,一个年迈的先生,以及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
“或许……”他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我们可以从师资力量入手……”
南诗雅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终只化作一句:“我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