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周泰安打发大家伙儿都去补个觉,他送走张开凤后躺在床上也想迷瞪一会儿,高三扯回来了,他的觉睡不成了。
高三扯负责购买建筑材料,比如钢材,水泥,青砖,各种施工用的工具之类,他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采购水泥失败了,方圆百里之外他都跑遍了,却颗粒无收,只好回来找周泰安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洋灰厂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开的,人家根本就不理俺,就算勉强和俺说几句话,也是搪塞推诿,根本就没有做买卖的意思,俺就纳了闷了,难道咱们不给他们钱?”高三扯气鼓鼓的发着牢骚,显然在外面吃了不少瘪。
周泰安知道他说的洋灰厂就是水泥厂,想想也难怪,这个年代国内,尤其是东北这嘎达,民族企业更加落后,像水泥这玩意儿的加工制作方法确实还是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里,他们不卖或许有他们自己的道理,可是自己修建工事,必须要有钢材水泥不可,高三扯去了不好使,自己去能解决问题吗?
“先吃饭吧!回头研究一下。”
中午时周泰安又详细的和高三扯谈了谈,了解到目前水泥厂的具体情况,先不说价钱的事儿,单单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就让他颇为意外,整个黑龙江省打听了一个遍,当下只有三家可以生产水泥的厂子,而且规模都不大,老板均是外国人。
北林子(现在的绥化市)有一家,老板是德国人,高三扯说,这个德国人开的厂子是最好说话的一家,虽然没交易没谈成,可是那个德国老板毕竟亲自见了他,对不能达成合作表示了歉意,总算是给他一点面子。
剩下那两家一个在绥棱,一个在巴彦,都是呼海铁路沿线的县城,老板都是犹太人,高三扯去了人家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他,别说见老板了,厂子大门都进不去。
“我问了,他们估计是专门服务铁路线的,生产那点东西可能还不够铁路方面使用,小来小去的私人购买,人家瞧不上眼。”高三扯也不算白跑,最起码弄明白其中的缘故了。
“这样啊?”周泰安知道事情不会太好办,人家不愁卖这是关键,有钱人家不挣你有啥办法?
“你打算去哪个厂?”
“既然北林那个德国人比较开面儿,那就去他那里碰碰运气,万一情况有变化又改了主意也说不定。”周泰安考虑了一下后说。
其实他现在对犹太人没啥好感,这些人太精明,属蝗虫的,过境只为了捞一把而已,远没有德国人对待事业工作那种坚韧认真的精神。
“啥时候出发?我跟你一起吧?”
“行!不过最快也得后天,下午我进趟城,得找国祖去动员他娘过来给咱们当会计!”周泰安开玩笑道。
高三扯也知道了钱的事儿,深以为然。
国祖到挺够意思,周泰安一说,他立刻就跑回和老娘商量,也不知道他怎么动员的,总之国夫人很痛快,居然就答应跟周泰安回去帮忙,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张姑娘咋没来?”国夫人坐在驾驶室里,新奇的东张西望,对机械这玩意儿很感兴趣。
“外国人可真厉害啊!一堆破铜烂铁组装起来,加点油料就能拉着人四处跑,这事神奇。”
周泰安一边开车一边笑着奉迎她:“那丫头在家里给您做好吃的呢!请您出手相助还是她的主意,想不到国夫人还是个职业女性,呵呵,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