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镇国府提出的购买需求,光是水牛、黄牛、牦牛三种牛皮全部加上,都需要至少两百万头才能供给。
而且未来还会更多,所以臣以为,不能一下子就下这么多单子,尤其是现在农机还未完全取代畜力,大明广大的乡土,仍然需要耕牛补充开垦。”
工部吴起瞬出列,沉着的汇报:“臣以为,不妨分批,照着现在所需的订单,按照每年三成供给。这样正好能匹配得上十岁以上老牛的出栏量。
当然,若是等不及,还可以鼓励民间乡镇放牧,全国有乡镇两万余,只要补贴给到位,每个乡镇一年养个一百头,到了三岁,成活率哪怕只有一半,也能增加出五十万头所需。并且还能跟进奶粉、奶酪等相关副产品的加工产业进步。”
“可是西征在即,各地人力,哪有空养这么多牛?”镇国府汇报的屈轶非微微皱眉,他作为镇国府军需衙门崛起的新人,本次可是跟其他同事打过包票,一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皮甲需求,至少一半就算是完成任务。
结果工部这边一口气就砍了七成,这可不对。
“陛下,军情如火,皮甲的保暖程度比棉甲和铁甲都高,有皮甲,对于我军而言,能快速组出一批两万人左右的三甲飞骑。
这样能减少铁料的支出,对于大明的西征,能节省至少十八万马步军的军费开支。
这笔怎算都划算,而且皮甲使用得当,三甲骑兵也只当得上寻常铁浮屠重量的八成。
再加上这五年段时间镇国府、农部联合培育的燕云龙马,不管是耐力还是速度,都远超寻常蒙古马。
皮甲还能供给马匹用。
全副武装之下,少死一匹培育出来的燕云马,这个开支节省更多过成年牛。
一头牛养大三年,只要能长肉就可以制皮。
而一匹燕云龙马这五年的培育开支平摊,每匹平均成本,都不下六千元,战死一匹,都是海量数字。
所以,三成不够,至少七成。”
六千元!
群臣大多惊愕,石珤更是脸色凝重。
我滴乖乖,燕云龙马号称冠绝华夏大漠,蒙古王公更是花大价钱竞标的淘汰下来的未服役马。
因为不涉及户部的支用,他也只是略有了解,眼馋一下燕云龙马厂的拍卖暴利,随便一匹都能卖出一千多元。
现在看来,这是无奈之举啊!
不卖那些不能入役的战马,难道天天等着镇国府支援吗?
这个开销,镇国府也是扛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