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必须定制,否则他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只要内阁和皇帝强,诸部尚书就永远是尚书。
高级官僚和皇帝的利益,必须一致化!
同时,高级官僚与皇帝利益一致化,就能协调地方百姓,与他们站在一块。
代行皇权的内阁,在朱厚照设计之下,未来理论上是皇帝统御民权的机构,必须将民权和皇权捏在一块,才能稳住长治久安。
也就是所谓的“皇帝与国民共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天下。”,等于阶级权利进一步下放。
至于国民是谁?
这个就看后续怎么发展了。
可以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当然可以是无产阶级。
但终归朱厚照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条出路,不至于无路可退。
虽然不知朱厚照谋算多深多远,杨廷和却知道他现在必须妥协。
在杨廷和说出这话之后,梁储站起来说:“同去,此事无关出身,你我只是宰辅,如果这个时候压不住下边,宰辅就会成为笑话!影响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毛纪也点了点头,最近口腔溃疡了,不怎么说话,但也知道不去不行。
于是,五辅一起如同,请见皇帝。
赶巧,皇帝才起床,带着几个皇子、公主,在沙坑里玩耍。
“宣吧。”朱厚照一听五辅来了,心知肚明他们来做什么,便让下边请进来。
不一会儿,杨廷和他们看着御花园内,皇三子朱载埯正在沙堆里玩沙子堆城堡,皇长女叉腰,奶声奶气的指挥皇次女和皇三女玩跷跷板,皇四女刚刚便溺了,宫女带去换洗。
而朱厚照正看着老二和老四打架笑呵呵。
“陛下,这……皇次子和皇四子……”
“没事,孩子之间总要分个高低。老二在母后哪里养久了,锐气反而不如老四,练练也好。”
朱厚照这话,意有所指啊。
杨廷和他们低着头,面面相觑。
摆明了就是不满现在官员,指导后宫插手皇子教育的问题。
从明宪宗开始,孝宗皇帝入宫之后,是在后宫周太后手中养大的,而指导周太后抚养孝宗皇帝的正是日益崛起的文官集团。
而现在的张太后,也是文官集团。
夏皇后,也是儒生家庭出身,属于文官集团。
但面对朱厚照这个主儿,哪怕皇后生了皇长子,但性格弱,管不住皇帝,皇长子怎么养,怎么带,都是朱厚照在看着,文官们根本插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