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么关注?无外乎用孟子言论,套用法家,再加一点心学,变成狂悖之徒,彻底引导社会风气从森严等级,朝着轻松开明迈进。
这会系统动摇国家统治根基。
毕竟国策累慢世俗,一次慢还能接受,但次次慢,则国必然思想混乱,最后崩溃。
既然如此,不如朕亲自来开这一条路,反正朕的威望足够,知识体系自成一派。
提前定一个大目标,一个新的方法论,让所有人都在这一条大道上狂奔。
虽然算不上融汇贯通,但朕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朱厚照说这话,也不脸红。
杨廷和却没有吐槽。
因为身边的一切,都在昭示,朱厚照的阐天释道是对的。
只要将技术剥离出传统儒学范畴,给足时间和待遇,大明能还你一个惊喜。
有朱厚照的阐天释道作为托底,你看看这一年内,大明的工部读书人到底给大明带来了什么?
技术官僚啊!
集约体系之下一起发力,一年手搓发电机、电报机、照相机、甚至关于留声机其实也已经搞定了。
因为厚玻璃朱厚照也能造出来,那么只要稳定旋转刻纹的速度,就能将声波留在玻璃上。
播放的时候,重新旋转起来,声音也就能发出来了。
一切你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玩意儿,清代以前的老祖宗们,其实都在玩了。
但这也只是一小戳人的狂欢罢了。
清代之后,愚民成为国策,你指望满族发出去让下边人用?
不怕造反了?
只有汉人为主体民族的时候,才有那种我强,所以我无惧一切的气度。
虽然,有些时候这种气度,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总是让看不明白的人觉得可笑。
总之,今日的一切,都让杨廷和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以及彻底留名的机会。
“陛下,新文化战争,主战场,应该是在报纸吧?”
杨廷和有点紧张的问。
他也是希望能给杨慎铺路。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报纸是一环,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今需要给压抑的关内文人,一个抒发自己的会,同时也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下里巴人也能玩阳春白雪。
朕一直记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