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陛下这不已经在制造冗余了吗?”杨廷和意有所指。
“不一样。”朱厚照摇了摇头,“给工匠官衔,是如科举制度一般,对天下英杰的一种拉拢。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明智,明德,明心,会读书的人,只是比寻常人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
子曰:学而优则仕。
朕曰:技多不压身,学一技或百技,首在安身,其次立本。故而安身即修身,立本即齐家。是故颜回之德,隐者自得也,小众矣。不可为大众苍生所学,否则人人不仕,国有奸佞祸乱,安有民存?
若匹夫隐世,不问改变,不思进取,只言高洁志趣,何来皇天后土,何来社稷之安?
是以人穷不可志穷,人穷志不穷尚可独善其身,若人穷又志穷不过丧魂游尸,枯槁野鬼罢了。
愿苍生于人间,坚韧、勤劳、奋斗、节俭、温良、谦恭、礼让。
是故匹夫安身立本,即君子修身齐家。
于是,匹夫为君子,家有余力,便可就学。
及至学有余力,才论治国、平天下。
那么,何为治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朕曰:百工技艺传承,匠户之民有技艺,便可获利。
食利便为肉食者。
是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百工技艺,多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何也?
安身立本之机会不多矣!
垄断此技艺,居于十里乡村,便可温饱。
由是安身立本!但无余力,由是无法就学,便不能为治国、平天下出一份力。
故须国家协理,改善民生,增进生产之力,分与万民,安民之心而无后顾之忧,便不敝帚自珍,由是百姓遂定,国力遂强,天下遂安。”
朱厚照快速的说完,内阁五辅都震惊的看着朱厚照。
看他们半晌不说话,朱厚照皱眉:“难道朕说的有问题?”
“非也!陛下……您不知有没有发现,您如今的状态……仿若古之贤者?”
梁储从震惊之中收敛情绪,沉声说道:“陛下安身立本之言,出自王学再传之王艮。”
“哦,朕的徒孙。他的那套言论,有些地方不错。”朱厚照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