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谨笑道:“都是众将士的功劳,也有赖兄长居中指挥,方有如今的局面。”
刘和笑了笑,鲜于辅在一旁看到刘谨与刘和说笑,笑道:“少主公,右北平郡的乌延现在关押在县城之中,如何处置,还请少主公示下。”
刘和冷冷的道:“乌延助纣为虐,杀我幽州百姓无数,罪不容诛,家父当年主政幽州之时,对乌桓各部多有恩义,他这般背信弃义,不杀不足以震慑诸部。”
“兄长!万万不可!”刘谨听到刘和动了杀心,急忙开口相劝。他知道乌延该杀,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三郡乌桓在幽州势力强大,还有上谷郡乌桓部,辽西郡乌桓部人口都达到数十万人,其实在幽州走了一圈,刘谨对幽州之事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朝廷之所以在边郡有些失控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结构的失衡。别的不说,拿幽州来说,右北平,渔阳,上谷郡,辽西郡和辽东郡等地,乌桓、鲜卑等民族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汉族百姓,边郡百姓数量不足,也让朝廷更加依赖乌桓等族来守边,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积弊已成,解决起来是急不得的。其实刘谨就挺欣赏当年刘虞主政幽州之时的做法,一方面以恩信笼络乌桓诸部,另一方面,则大力发展幽州经济,充实幽州人口,若不是公孙瓒横插一杠子,刘虞在幽州的施政恐怕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刘和没想到刘谨居然会在这件事情上阻拦自己,不明白刘谨的意思,诧异的说道:“子慎,为何不可啊?”
鲜于辅本来也想说话,看到刘谨抢先说了,他脸上露出宽慰之色,不禁把目光投到刘谨身上。
刘谨摇摇头道:“兄长,以乌延之罪,就是杀他十次都不为过,只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现在还不是杀他的时候,三郡乌桓人口众多,同气连枝,就算时有矛盾,但不足以互相视为仇雠。若今日兄长斩杀乌延,一来会彻底将右北平部的乌桓部落推到单经那边,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其他乌桓部落的忌惮与恐惧,这对兄长立足幽州不利。”
听完刘谨的分析,鲜于辅率先点点头,觉得刘谨所言甚是。不由得对刘谨的敬佩又深了几分。
刘和虽然皱着眉头,但是明显也将刘谨的话听进去了。
“那依子慎,此事当如何处理?”刘和问刘谨。
刘谨抬起头,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将他交给我,我有办法让他归附兄长。兄长现在急需在右北平郡站稳脚跟,将右北平郡打造成支援渔阳郡作战的大后方,乌桓乌延部落现在主要居住在右北平北部二县,只要乌延归顺,单经在二县势单力孤,绝对无法长久。到那时,驱逐单经便只是时间问题,兄长一旦取得右北平,无疑断渔阳一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