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北地战局

刘谨坐在中间,他看了众人一眼,自从抵达幽州以来,刘谨一直没有与众人表现出多亲密的关系,倒是上谷郡乌桓少主也速与刘谨一见如故。

鲜于辅等人都知道刘谨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长子,但他们久在北地,对江东的情况并不熟悉,因此对刘谨的了解也有限的很。

阎柔抬头看向刘谨,笑道:“刘公子,我听少主说公子有办法解决我们大军的粮草缺额,不知公子有什么良策,还请公子赐教。”

刘谨迎上阎柔的目光,稍一沉吟,慢悠悠的道:“还不到时候。”

看到刘谨话说的神秘,阎柔仍旧不肯放过刘谨,继续开口。

“不瞒刘公子,在冀州下一批粮草运抵幽州之前,以我们现有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大军半个月,刘公子心中既有良谋,还请不吝赐教。”

刘谨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大将鲜于银却抢言道:“哼,我看你也没什么良策吧。少主公,要我说,还是颁下军令,容许破城之日抢掠,方是解决当下粮草短缺的应急之策。”

鲜于银脾气火爆,他与鲜于辅不同,在刘虞执掌幽州的时候,鲜于银就以嗜杀闻名于北境。当年黑山军反叛,鲜于银曾经在一次战争中杀俘六千余人,差点被刘虞斩杀,以儆效尤。

后来在诸将苦苦哀求之下,也是刘虞惜才,方才免去一死,不过被贬为兵卒戴罪立功。

就算如此,鲜于银并未憎恨刘虞,反而在刘虞的感召下有了极大的变化。除了暴脾气未改,噬杀的毛病倒是改了不少。

他看刘谨年轻,直道以为刘谨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贵公子,便有些轻视刘谨,说话自然也就随意了。

对于鲜鱼银的挑衅,刘谨尚未回答,刘和便有意阻挡鲜于银,只是他尚未说话,就发现刘谨递过来的眼神,刘和会意。刘和与刘谨相交时间虽短,但确实已经成为了难得到知己好友,对于刘谨什么意思,他岂有不知之理。

便也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只是淡淡一笑,看刘谨如何应对。

不只是刘和,鲜于辅,阎柔等人都向刘谨投来了好奇的目光,想看刘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