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陷入思考的凝视了她一会,淡淡的说“奴婢不懂。帝王家都是如此吧,后宫佳丽众多,没有人是专宠的呀。”
陈兰禾抬眸慢慢朝窗外看去,突然想起幼时进宫探望姐姐,和邓亦之一同泛舟的情景。
那时她六岁。
她手足无措的迷失在皇宫里,这里好多地方都一样,让人晕头转向的,从前都是有带领嬷嬷跟着,可是嬷嬷去拿姐姐要自己带出宫的糕点,让她在原地等候,她经不住好奇,到处跑,迷失在了荷花池边。
她朝池中心看去,身穿白色锦袍的少年怀抱荷花缓缓而来。
是邓尚书的公子邓亦之吧,在姐姐的生辰见过他。
他生的这样温润如玉,皇城中的女子都对他赞赏有加,那他到底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兰禾妹妹!荷花送你!”他在远处就开始大喊,引得不少宫人议论。
陈兰禾羞愤不已只想离开。
可谁知邓亦之并没有要下船的意思,反而一把将她也拉上了小舟之上,因此小舟不稳还在水中晃了晃。
她吓得赶忙拉紧邓亦之的袖子。
他竟然恬不知耻的笑了笑!
回去就要告诉皇城中的世家小姐们,她们口中温润如玉的邓亦之其实是个大坏蛋!
“兰禾妹妹,荷花送你。”邓亦之再次举起方才折的荷花在她面前,花瓣上还带着新鲜的水珠。
陈兰禾扭过头去,微微伸长脖子朝岸上望去,生怕嬷嬷来了被自己错过了,她毫不客气的对邓亦之说“快划回去,嬷嬷找不到我该着急了。”
邓亦之笑着说“我刚刚在池子对面见到你的嬷嬷了,让我把你带回去呢。”
“真假?”
他继续笑着说“自然是真的,我刚刚从御书房出来,就撞见了你身边的雅嬷嬷。”
陈兰禾才相信他说的话,如果不是 真的见到了嬷嬷,怎会知道嬷嬷姓雅?
他们在小舟上聊了许多,邓亦之也并非她刚刚所想的那样坏,反而是细致入微多些,怪不得人人夸赞他。
从那以后,陈兰禾进宫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乎是一住就是小半月。反正姐姐受宠,她要常住也没人多嘴。
就连姐姐也没看出陈兰禾的那些小心思,小女孩家家的,日日缠着雅嬷嬷去御书房外玩。
直到十五岁,她才慢慢明白自己的内心,可那时早已为时已晚,亦之哥哥再也不似从前了。
明明他说,若是长大了还兴趣相投就结为夫妻的。
他食言了,而自己却已经耿耿于怀,走不出回忆,划不出幼时的荷花池了。
“元元,我想泛舟了。”忽而陈兰禾看向元元,难得露出了笑颜。
元元心里欢喜的紧,毕竟主子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笑过了,自己就算万死不辞也得要让她圆满才是。
她与康颜妃的宫女玉儿关系不错,玉儿与管理舟船的宫人是同乡,否则贵嫔以下的主子是不能随意使用小舟的,她还是走了后门呢。
玉儿同管理小舟的宫人说了两句,便轻轻松松的获得了小舟的使用权,元元感激不已。
拿了陈兰禾先前赏赐的白玉耳环赠予玉儿,玉儿还感叹她大方。
傍晚暑热散去,日头也渐渐落山,人也少了,都回去用晚膳了。
为了不引人注目,元元给陈兰禾打扮的素雅了些,只有一件烟粉色纱裙,绵绵青丝仅用一条淡紫色丝带束着,她肌光胜雪,美目流转,婉丽动人。
果然,这里的空气和十几年前的一模一样,让人心旷神怡,顿时了无烦忧。
只不过故人不在身边,意境也不似从前了,她抬眸看着晚霞,也是别样的美丽。
“美人,你看那支荷花,开的最好看了,奴婢给您去摘。”
陈兰禾阻止道“算了,留着观赏不是很好吗,再说了我不喜欢荷花的。”
元元挠头问“那美人为何要来泛舟呢?”
陈兰禾深深叹了口气,闷闷不乐道“思念故人罢了。”
元元以为她口中的故人是陈渊陈卓他们,毕竟陈兰禾连他们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皇上,您都好久没来臣妾这里用晚膳了,臣妾还以为您不再喜欢臣妾了。”晴贵妃挽着殷扶安的胳膊娇嗔道。
“听说皇上感染了风寒,皇上没事了吧?”
殷扶安皱着眉“孤忙。”
“哎呀,臣妾当然知道皇上忙了,所以也没有一直来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