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子时养生先入眠

子时,即23点至1点,此时胆经当令。

在这个时间段,养生尤为重要。

首先,应处于睡眠状态。

从睡眠方面来说,此时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中医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子时胆经气血最旺,良好的睡眠能让胆气顺利升发,从而更好地促进其他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

若子时不睡觉,胆经不能正常排毒和修复,会影响身体健康,可能出现口苦、头晕、面色晦暗等症状。

进而可能影响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

出现这些症状,是身体内部机能失衡的表现。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和胆经紧密相连,子时胆经未能正常工作,胆汁分泌排泄紊乱,容易反流至口腔,从而产生口苦之感。

如果出现口苦的症状,可以适当多喝一些温水来促进胆汁的代谢,并且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

中医认为,胆经气血不畅会阻碍清阳之气上升。

头部需清阳之气滋养,子时胆经出现问题,气血运行受阻,清阳之气无法顺利上升至头部,大脑得不到充足气血供应,便会引发头晕。

对此,应通过调整作息,保证子时处于睡眠状态。

让胆经有足够时间进行排毒和修复,促进气血正常运行。

使清阳之气顺利上升至头部,缓解头晕症状。

也可以在白天选择适度的舒缓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

促进气血流通。

但要避免在临近子时进行剧烈运动。

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有助于调理气血的食物。

如红枣、桂圆、山药等。

同时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胆汁分泌和排泄的负担。

还可以考虑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

艾灸胆经上的穴位可以有效地促进胆经气血畅通。

比如阳陵泉穴,它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艾灸阳陵泉穴能够起到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

当胆经气血不畅时,艾灸此穴位可以帮助调节胆经的气血运行,缓解因胆经问题引起的不适症状。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