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息中的能量与安排

在作息方面,主要涉及两件事,“作”与“息”有着不同的内涵。

“作”主要体现为能量的消耗,而“息”则侧重于能量的聚集与补充。

能量的补充因人而异,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法,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每个人所需的能量类型也各不相同。

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补充方法,或者补充了不适合自身的能量,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

比如,一个人需要土属性的能量,却补充了金属性的能量,就会造成能量失衡。

从白天的活动消耗情况可以观察到人们对能量补充的需求。

例如,经常骂人的人,由于过度用嗓,嗓子容易疼痛,这就提示可能需要补充相关能量。

以前唱戏的人,睡觉前会切一片梨放在口中,次日取出时梨会发黑,这是因为梨能够补充肺气,对他们的嗓子起到了滋养作用。

梨作为一种水果,具有一定的特性,在某些情况下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当用眼过多时,可以考虑补充肝气。

用脑过多时,则可补充心气。

再比如假期去爬山,下山后会感觉腿脚沉重,不如平时灵敏,甚至磨出泡。

这是因为爬山活动对身体的消耗较大,尤其是对筋的消耗,此时就需要补充筋的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甚至需要拄着拐杖,手脚腕可能还会起包,出现筋膜炎等情况,所以要注意活动的程度。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需要补充脾和肾的能量。

比如,当人们经常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能是脾的功能较弱,需要适当补充脾的能量。

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

而对于经常腰膝酸软、体力不支的人,可能是肾的能量不足,可适当食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对于脾和肾的能量恢复也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作息,选择适合自己的能量补充方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有的人喜欢为自己制作一份作息时间表,安排自己的一日作息流程。

这里举一个例子作为展示,不一定合理,大家如果想要为自己制作一份作息时间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参考与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