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解气之穴

说到太冲穴,它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按照之前的说法,仔细寻找是能够找到的,其实还有一种辨别方法。

我们将第一和第二脚趾往上翘,会发现有两根筋突起,在它们交点的深处就是太冲穴。

太冲穴也被称为消气穴,这是因为它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而肝脏在中医理论里与情绪调节紧密相关。

当人生气时,肝气容易上逆或郁结,太冲穴所在的肝经气血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此时按压太冲穴,能起到调节肝经气血的作用。

从经络气血运行角度来看,太冲穴就像是肝经气血流通的一个关键阀门。

生气引发的气血紊乱冲击这个“阀门”,使得穴位处的气血异常,产生刺痛感。

通过刺激太冲穴,可以疏通肝经的气血,让上逆或郁结的肝气得以疏散,从而缓解因生气带来的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

就如同给拥堵的交通疏导后恢复通畅一样,所以它被称为消气穴。

当人生气的时候,一摸这里往往会感到刺痛。

尤其是那种无名之火,所谓无名之火,就是让人突然暴怒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按压太冲穴甚至会出血。

这表明太冲穴与人体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它在调节肝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肝气不舒、情绪激动导致气血不畅时,太冲穴就会有明显的反应,只是由于平时关注较少,可能感受不到。

找到太冲穴之后,从这个位置再往前大约一寸左右的距离,还有一个穴位叫行间穴。

行间穴同样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和太冲穴相互配合,共同对肝脏的功能和情绪的调节产生影响。

在这两个穴位之间的位置连线的这个地带,如果经常长按刺激,会有诸多好处。

比如,可以促进肝经的气血流通,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胸胁胀满、头晕目眩等。

同时,对于调节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人的身心更加舒畅。

当然,往上看,在脚腕、肘膝等部位还有很多穴位,这些暂时不说,后面会详细解释。

我们可以把我们脚底的平面图显示出来,然后在我们的小腿往下与这个平面图相交的地方——那个身体的重心点,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解溪穴。

之前说到生气导致气饱、肝气横逆、肋骨不敢碰的情况,这时身体需要恢复。

很多人在这个恢复阶段不想吃东西,这是身体在生气状态下出现的一种状况,是由于生气对身体的脏腑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

然而,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却越想吃东西,这其实也是身体的一种反应机制。

从中医角度看,生气会引起肝气横逆,而肝木克脾土,当肝气过盛时,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