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五行大转盘之今天你土吗?

木,东方,春季,生发,肝,胆,青,酸,目,怒,筋。

火,南方,夏季,炎上,心,小肠,赤,苦,舌,喜,脉。

土,中央,长夏,生化,脾,胃,黄,甘,口,思,肉。

金,西方,秋季,收敛,肺,大肠,白,辛,鼻,悲,皮。

水,北方,冬季,闭藏,肾,膀胱,黑,咸,耳,恐,骨。

先展示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五行的细节。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五行与人体、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木,代表东方,与春季相应,具有生发之性,关联人体的肝和胆,在颜色上对应青,味道为酸,肝开窍于目,情绪上体现为怒,身体组织是筋。

火,象征南方,夏季的特性与之相符,其性炎上,对应人体的心和小肠,颜色为赤,心开窍于舌,与舌相关,情绪是喜,身体组织为脉。

土,位于中央,长夏季节体现其生化特点,关联脾和胃,颜色是黄,味道为甘,脾开窍于口,情绪为思,对应的身体组织是肉。

金,代表西方,秋季呈现收敛之态,与肺和大肠相关,颜色为白,味道是辛,肺开窍于鼻,情绪是悲,身体组织为皮。

水,象征北方,冬季体现闭藏特性,关联肾和膀胱,颜色是黑,味道为咸,肾开窍于耳,情绪是恐,身体组织为骨。

五行对应五个方位,也对应五个时节,其他的都好理解,这个长夏大家或许较为陌生。

长夏处于四季的过渡阶段,不像春、夏、秋、冬那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但在中医五行理论中却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代表着一种较为稳定、平衡的状态,此时人体的脾胃功能也处于一个相对平和的调节时期。

关于长夏,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每季第三月,贯穿一年始终。

具体是这样,把每个季节交替的最后 18 天左右时间都算作长夏。

这样一年四季皆有长夏,以强调土气在一年中的重要性和连续性。

而另一种说法,也是比较常用的解释。

长夏可以看作是一年中生命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一般指农历六月,也就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里的“三伏”。

在这个阶段,大自然的能量逐渐从生长转向收敛,人体也相应地进行着内部的调整和平衡。

脾胃在长夏时期起着关键作用,负责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就像中央大地,源源不断地向四方辐射能量。

当土不应季时,人会不爱吃饭。

一方面,当土不应季时,意味着脾胃的功能未能与相应的季节特点相协调。

脾胃主运化水谷,若其功能失常,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食欲下降,表现为不爱吃饭。

比如在非长夏季节,若人体因各种原因(如外感邪气、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使得脾胃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运化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