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修炼宝典

刚才说到《悟真篇》,还有《参同契》,可以去学习。

《参同契》即《周易参同契》,是道教最早系统论述炼丹术的着作,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

学界一般认为魏伯阳是《参同契》的撰者或主要撰者之一。

魏伯阳(约公元151-公元221年),名翱,自号云牙子,字伯阳,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炼丹术家,也是中国已知最早一位有着作传世的炼丹家。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除了魏伯阳之外,还有徐从事、淳于叔通等其他作者参与创作。

该书的成书年代迄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其主体内容有可能完成于后汉时期,与当时流行的黄老之学和金丹道教有关。

书名里的“参同”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意为通过检验来判定理论是否与事实相符。

在《参同契》中,“参”通常被理解为“三”,即易道、黄老道与丹道;“同契”就是“相类”。

所谓“参同契”就是将易道、黄老道与丹道三家“互相契合”打通。

该书起初并未冠有“周易”二字,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真诰》中首次出现《周易参同契》一名,此后都冠上了“周易”二字。

其虽言丹道,但易理贯穿于整个炼丹体系。

全书三卷,另附“补塞遗脱”一章,约六千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

上篇为易理与功法,中篇为具体炼丹之术,下篇(包括“补塞遗脱”)总结前人炼丹成就及注意事项等。

由于该书论述多用隐语,词韵皆古,奥雅难通,成书后多以注本形式流传。

也正是因此,大家学习到时候切记小心谨慎,没有高人指点,容易走火入魔。

需要机缘!

在入门阶段可以先学习《悟真篇》,通过研习《悟真篇》,可以初步了解道家的基本理念和修炼方法,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道家文化和修炼成仙奠定基础。

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阐述了内丹修炼的要诀和路径,为初学者打开了一扇窥探道家奥秘的大门。

在道家修炼的理念中,真人张伯端提出了“性命双修”的重要观点。

其中,“性”被认为是指人的心理层面,而“命”则代表身体。

张伯端之所以提出这一理念,是有着特定缘由的。

当时,他年迈体衰,在修炼之路上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他不得不选择同时注重心理和身体的修炼,以实现整体的提升和超越。

对于身体较好的人而言,可以先着重修“命”,即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和强化身体,为更高层次的修炼打下坚实的基础。